第170章 乔丹有话说
与g3赛后,那种服务器瘫痪式的,全球网络狂欢不同。
g4结束后的那个夜晚,各大篮球论坛依然人满为患。
但刷新出来的帖子,不再是清一色的“吹爆”与“膜拜”。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充满了问号与省略号的标题。
【36+12+14+7+6……这他妈的是人能打出来的数据???】
【我看了二十年球,我发誓,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比赛……】
【谁能告诉我,活塞队的进攻到底是怎么被防死的?我看了一个小时的集锦,还是没看明白。】
【拉里·布朗赛后说林锐是完美的篮球运动员,我以前觉得这是客套,现在我信了。】
【别吹了,真的,我词穷了,我只想静静。】
震撼,已经不足以形容球迷们此刻的心情。
如果说,g3的64分,是将“得分”这项技能,演绎到了凡人所能想象的极致。
那么g4的这场防守秀,则是彻底击碎了,所有人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固有认知。
tnt的演播室内。
巴克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林锐g4的防守集锦。
钉板大帽本·华莱士。
死亡缠绕比卢普斯。
预判抢断拉希德·华莱士。
从三分线外扑到底角,再从底角冲进内线,在两个七尺长人头顶摘下篮板。
“查尔斯?查尔斯?”
身边的肯尼·史密斯推了推他。
“你还好吗?”
巴克利缓缓地转过头。
“肯尼。”
“我错了。”
“我们都错了。”
“我们之前,总喜欢讨论,他是下一个谁。”
“我们用迈克尔·乔丹的得分,用魔术师·约翰逊的传球,用斯科蒂·皮蓬的防守,去定义他,去衡量他。”
“但现在,我才发现。”
巴克利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只是,一群坐在井底的青蛙,用我们贫瘠的想象力,去揣测,天空的广阔。”
“他不是任何人的影子。”
而在espn的演播室里。
斯蒂芬·A·史密斯,脸色惨白地坐在那里。
导播在他的耳麦里提醒他,该他发言了。
但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g3的64分,像一记耳光,抽在他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而g4的这场比赛,则像是一把匕首捅进了他的心脏。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1号的身影。
那个年轻人,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统治了比赛。
“沙滩上的城堡……”
史密斯,喃喃自语。
他现在才明白。
自己才是那个用沙子堆砌起自己所谓“专业”与“权威”的,可笑的小丑。
……
洛杉矶。
斯台普斯中心,训练馆内。
科比·布莱恩特,刚刚结束了个人训练。
训练师递过来一块毛巾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科比,尼克斯和活塞的比赛录像已经下载好了。”
科比接过毛巾擦了擦脸。
“放吧。”
比赛,从第一个回合开始。
林锐面对双人包夹一个精准的长传,助攻科沃尔命中三分。
这个传球的时机和视野无可挑剔。
比赛继续。
林锐在防守端对上了比卢普斯。
那压迫感,那防守预判。
科比的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他下意识地,将自己代入到了比卢普斯的位置。
如果是我面对这样的防守……
他开始在脑海中,疯狂地模拟着各种进攻的可能。
试探步,变向,后仰跳投……
但每一种可能似乎都会被那双长臂所干扰,所覆盖。
当看到林锐从弱侧飞来,一巴掌盖掉拉希德·华莱士的勾手时。
科比,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暂停!”
他对训练师喊道。
“把这个回合,放慢十倍,再放一遍!”
屏幕上林锐的身影,如同电影里的慢镜头。
起跳,滑翔,伸臂,封盖。
“他的协防意识……”
“他的弹跳……”
“他对时机的判断……”
科比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嘴里喃喃自语。
录像,继续播放。
林锐晃倒普林斯的那一记shagod。
林锐追身钉板大帽比卢普斯。
当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
当屏幕上,打出林锐那36+12+14+7+6的,恐怖数据时。
训练馆里,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
科比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转过身看向自己的训练师。
“把活塞队这四场比赛所有的录像都给我找出来。”
“尤其是林锐的每一个进攻和防守回合。”
“还有。”
他顿了顿。
“从明天开始,训练量,加倍。”
纽约。
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上,不再是绚烂的广告,而是林锐那张,帅气的面孔。
36分,12篮板,14助攻,7抢断,6盖帽。
如果说,64分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华丽烟火。
那么这一场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不朽丰碑。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门口,早已成了球迷们朝圣的海洋。
人们高举着林锐的1号球衣,嘶吼着,呐喊着拥抱着身边的陌生人。
“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一个穿着尼克斯复古球衣的胖大叔,抓着身边年轻人的肩膀,激动得满脸通红。
“那不是防守!那是艺术!是上帝在球场上作画!”
“我发誓,我看到了斯科蒂·皮蓬的影子!不!他比皮蓬更强壮,更快!”
“他就是我们的神!纽约的新国王!”
斯派克·李,这位尼克斯最忠实的信徒,此刻正站在人群的最中央。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戴着那顶标志性的尼克斯棒球帽。
他戴上了一顶,专门定制的,绣着金色“1”字的皇冠。
他张开双臂,带领着全场的球迷,一遍又一遍地高喊着
“ray——L!”
“vp!”
“ray——L!”
“vp!”
《纽约时报》的体育版,这一次没有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
他们的头版,只有一张,林锐在空中,将本·华莱士的扣篮,死死按在篮板上的照片。
标题,只有两个单词。
【thewALL】
【长城】
《纽约邮报》则延续了他们一贯的,简单粗暴的风格。
【3:1,底特律,准备好钓鱼了吗?】
而那些曾经质疑过林锐,嘲讽过尼克斯的媒体和评论员们,迎来了他们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一天。
芝加哥。
一间私人会所的雪茄房里。
迈克尔·乔丹,悠闲地靠在沙发上吞云吐雾。
他对面坐着的是着名记者大卫·阿尔德里奇。
“迈克尔,感谢您接受采访。”
阿尔德里奇打开了录音笔。
“我想您应该也看了,尼克斯和活塞的第四场比赛。”
乔丹,没有说话。
只是缓缓地吐出一个烟圈。
“很多人都说林锐在g4的防守表现是现象级的,甚至是历史级的。”
“有人说,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斯科蒂的影子。”
阿尔德里奇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乔丹的表情。
乔丹弹了弹雪茄的烟灰。
“斯科蒂?”
“不。”
他摇了摇头。
“斯科蒂,是一个伟大的防守者,他像一张网。”
“但这个孩子……”
乔丹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他不是网。”
“他是水。”
“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能变成任何你需要的形状。”
“他可以像水滴一样,渗透你最微小的缝隙,也可以像海啸一样,摧毁你最坚固的堤坝。”
阿尔德里奇,被这个精妙的比喻震撼到了。
“所以您认为,他已经是一个和皮蓬同级别的防守者了?”
“不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乔丹掐灭了雪茄坐直了身体。
“我们那个时代,活塞队用‘乔丹法则’来对付我。”
“他们的策略是,放我得分但要切断我和队友的联系,然后用野蛮的身体对抗把我累死。”
“这个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
“因为,我终究是一个人,我的体力,是有限的。”
“但是,林锐……”
乔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有欣赏,有赞叹,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羡慕。
“他破解‘乔丹法则’的方式,不是用更疯狂的得分,虽然他在g3已经做到了。”
“他在告诉你,‘好吧,你们可以用尽一切手段来对付我,但同时,我也会用我的防守,让你们的整个球队,都得不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