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燕子 作品

第269章 长夜微火(第2页)

鬼子六说完,房间里短暂的寂静无声。随即,所有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齐刷刷、炽热无比地聚焦在江奔宇身上。之前林强军汇报人事变动时的复杂情绪、覃龙提及运输站被抓时的庆幸、鬼子六描述惊险逃亡时的后怕,此刻都化作了对主心骨的无限钦佩和庆幸。昏黄的灯光下,烟雾缭绕中,每一张或粗犷、或精明的脸上都写着同一个意思:生死关头,全凭老大深谋远虑!是他们命不该绝!

江奔宇显然感受到了这火辣辣的注目礼。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将手上转动的钢笔,停了下来,他抬起了头。那张英俊却时常显得过分冷峻的脸上,少见地没有一丝得意之色。他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激动、感佩的脸,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烟雾和寂静:

“这事,你们夸错人了。”他开口第一句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要说策划,我顶多算是抛了块砖。真正的玉,是你们大伙儿在泥里水里一点一滴摸爬滚打、小心谨慎做出来的。”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字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咱们现在干的这个营生,其实说白了,”江奔宇拿起桌上一个画着各种物资封面的画册样本,轻轻拍了拍封面,“就是给‘甲方’(需要货的人)和‘乙方’(能搞到货的人)牵根线、搭个桥。甲方把他的渴求写成纸片儿,乙方收到纸片儿把他能搞到的宝贝预备好,咱们呢,就把甲方的渴求和乙方的宝贝连起来。”他把画册放回桌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声响。 “这中间,咱们赚的是什么?”他自问自答,语气平实,“不过是一点跑腿费,一点把货从乙送到甲的辛苦钱。再加上一点点……嗯,一点为了让大家伙儿都能养家糊口、为了这个买卖能长远下去的,不引人注意的微薄差价。”

“说到底,”江奔宇的目光陡然变得极其严肃、锐利,“安全不是靠我设计的那些花架子。安全是靠你们!靠你们每一个人在递纸条时多留个心眼,在看守‘货’的时候多一分警醒,在传递信息时藏住行踪,在可能暴露时懂得舍卒保帅!是靠你们在每一次‘执行’的时候,比耗子还要机灵,比兔子还要警惕!”

“现在外面是个什么天?是风暴要掀翻整个茅草屋的天!一点火星子都可能是灭顶之灾!你们之前做得很好,避免了让咱们这点小火苗提前熄灭,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那严肃的目光又柔和了些许,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是坚韧,“行了,吹捧的话别再说了。形势逼人,咱们只能向前。继续吧!”

江奔宇这番剖析利害、点明核心、强调执行力的肺腑之言,彻底定住了所有人的心神。崇拜没有消失,反而沉淀为更深的认同和清醒的责任感。紧张和庆幸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面对现实、继续向前的决心。是啊,老大说得太明白了,是大家共同的谨慎才活着坐在这里,而不是靠一个妙计。现在,活下去、活好才是硬道理。鬼子六默默坐回角落的木箱上,腰板挺得更直了些。

房间里的气氛为之一清。刚刚汇报完的几位下意识地将位置挪开,目光投向坐在江奔宇左侧靠后位置的张子豪。

张子豪立刻会意,像一根笔直的标枪般“唰”地站了起来。他是整个组织架构的实际管理者和调度员,对人员情况了如指掌。

“老大,”张子豪的声音清晰有力,没有多余情绪,如同在汇报一份精准的报表。“截至目前,我们登记在册、有明确任务的‘链条’成员,总计六百二十七人。”这数字一出,虽在预料之中,还是让一些人脸上掠过自豪之色。这可是支不小的力量!

张子豪目光平视江奔宇,条理清晰地继续:“这六百二十七人,其分布如下:其中负责县城联络及县下部分区域业务的,由唐承俊、洪建峰两人独立小组领衔,他们目前专注‘开荒’,人员不在此总计数内,且与我们保持‘绝缘’联络,最大限度分散风险。”

他把重点拉回三乡镇:“核心业务在三乡镇辖下范围。其中,下派到各个村落的‘末端联络员’和‘专属递送员’,总计两百三十五人。这部分兄弟深度融入乡村,如同泥土里的根系。”

“重点在镇区!”张子豪声音提高了一度,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除去各村的人手外,常驻镇区及负责三乡镇辖区内主干流转、核心调配、信息中转及‘货仓’管理的骨干成员,目前达三百九十二人!也就是说,整个镇区范围内,咱们为组织运转投入的人力,足足占到了咱们三乡镇活动总人力的一半!这其中包括五个核心联络站点的‘站长’,十二条主干信息传递‘专线’的把头,三个临时‘中转仓’的负责人,以及一百八十余名负责‘最后一公里’具体安全递送、能应对各种情况的‘跑腿员’。”

他略微停顿,似乎在进行最后的核对,随后以一个简短有力的总结结束:“简言之,当前我们完全掌控的人手分配,足以应对三乡镇全域范围的需求调度、风险规避和信息流、实物流的安全运转。县城那边,唐、洪两位也在稳步推进。”

江奔宇听得很仔细。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闭上眼,似乎在心里飞快地进行着复杂的运算:每个村配备1-2人?镇区核心力量比例?核心站点的人员分配?风险集中度?替代方案是否具备?几秒钟后,他睁开眼,眸子里是计算后的清明,对着张子豪缓缓点头,语气平和:

“嗯。不错。这个力量配置,精干为主,扎根扎实,基本够用了。” 他拿起放在桌角的半瓶汽水,用牙齿咬开锈蚀的铁皮瓶盖,喝了一口劣质的糖水饮料,滋润了一下干涩的喉咙。“不过,还要牢记‘精’字当头。外面风声紧,切忌贪多嚼不烂。县城那边告诉唐、洪他们俩,宁可慢,务求稳,宁缺毋滥。宁愿少几条能走的路,也别开一条会翻船的路。”

“是!老大!”张子豪挺直腰板,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才如释重负地坐下。能得到老大一个“不错”的评价,对他而言已是极高的认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子豪坐下后,现场再次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短暂的停顿。但所有人都知道下一个汇报的是什么——钱。一个直接关系到数百口子人活命,关系到组织能否持续运转的核心问题。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江奔宇那似乎永远平静的目光,都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坐在桌子最靠角落位置的一个人。 何博文感受到了这无声的聚焦,深吸一口气,从随身带的旧帆布书包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了几层的油纸包。一层一层打开,露出一个边缘磨损严重的蓝皮硬壳笔记本和一把小小的木质算盘。他这才缓缓站起。不同于前面几位汇报者,他站得有些局促,带着一种小知识分子特有的谨慎和惶恐。他推了推架在鼻梁上镜片裂了一条缝的塑料框眼镜,摊开那个笔记本,翻到夹着纸片的一页,然后又郑重其事地拿起那把算盘,仿佛要给自己一个计算精确的信心保障。

“老……老大……”他开口,声音不像林强军那么洪亮,也不像覃龙那么急躁,更不像鬼子六那么阴冷,他声音天生带点微颤,此刻更因为环境压力而显得更加发虚。“现在,我汇报一下我们……组织财务状况的最新情况。” 他特意强调了“组织”二字,似乎想用这个词的正式感来抵消他内心的不安。

他习惯性地清咳一声,目光紧盯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像是抓住救命的稻草。

“我们目前执行的薪酬体系,严格按照您亲自制定的‘最大受益’工资发放标准。”他说到这里,带着无比严谨的态度,似乎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确认。

“这个标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其一,基本保障性工资。每人每月固定的口粮钱,最低不少于本地临时工水平,用于确保基本生存。

其二,业绩提成。这部分按照其负责的片区订单成功完成和资金安全回收总额的固定比例(此处他精确报出了内部设定的分层比例)提取,多劳多得。

其三,计件提成。每一件成功、安全送达的订单,不论大小、价值高低,都有固定的单数补贴。跑得多,补贴就多。”

何博文的手指下意识地在算盘上一拨,发出轻微但清晰的“哒”声,仿佛在无声地为自己打气。

“经过本月初的工资发放和统计结算,目前我们所有在籍成员的最低月收入(仅含基本工资及保底计件提成)……”他吸了口气,目光快速扫过纸上的数字,“已经稳定达到了十五块钱人民币一个月。” 十五块!这在农村,尤其是普遍收入极低的七十年代中期,对一个“灰色”组织的底层成员而言,绝对是一笔能支撑家计、甚至能让家人吃饱穿暖的“稳定”收入了!这个数字出口,房间里再次出现了轻微的骚动,不少人的脸上泛起一丝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和希望的光彩。

何博文显然也感受到了这股情绪的波动,但他没有停下,语速反而略微加快了些,透出报告重点的急迫:“在此基础上,加上各级管理津贴(您规定不可高于成员最高收入的2倍)、各环节的必要损耗补贴、设备租金(如藏身的库房)、固定办公点(如临时联络站)的租金、用于打通关节维系‘安全网’的特殊‘开销’、以及为骨干购买意外保险(以其他名义进行)等所有支出项目……”

他停了下来,双手紧紧捏着算盘的两端,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翻到下一页,那里记着本月总支出汇总的庞大数字。

“本月……我们组织运营所需的总费用支出为……”他仿佛要说出一个极其巨大的数额,声音有些发紧,“一万块左右!”

“嘶——”房间里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庞大的、在一个城镇简直是天文数字的每月开支,还是让大多数人感到了巨大的冲击力!一万块!这个数字沉甸甸地砸在每个人心头。

何博文没给众人太多反应时间,他快速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了几下,动作极其娴熟流畅,如同一个战场上的老兵摆弄着自己的武器。他报出了关键性的数据:

“而在收入方面。依靠我们目前的‘画册交易平台’业务为主,加上少量……嗯……其它渠道的补充。”他隐晦地略过了具体内容。“我们……平台整体近期的日均总收入……”算珠又是一阵响动,“稳定在……大约五百块钱左右。”

“那么,进行月度汇总核算……”何博文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拉了一下,得出最终结论,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点如释重负,似乎也为没有出现可怕的赤字而感到庆幸:

“经过收入减去所有刚性支出(包括工资)和弹性支出(包括‘特殊开销’),本月……我们账面上实现的……结余款项为……五千块钱左右。”他合上笔记本,重重地吁了一口气,仿佛跑完了一场马拉松,额角已有汗珠渗出。他将目光投向江奔宇,带着完成任务后的等待检阅的不安和一丝完成预定目标的欣慰。毕竟,有五千块的结余!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值得庆贺的“盈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江奔宇听完这详细的报告,没有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赞许或轻松。他脸上的肌肉几乎是瞬间绷紧了。那双深邃的眼睛猛地抬起,锐利的目光如同两道实质性的探照灯,直直射向何博文脸上,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这骤然阴沉、严肃、甚至带着不满的皱眉,瞬间将会议室里好不容易刚刚浮起的那一丝轻松和欣慰彻底冻结!时间仿佛在刹那间凝固了。

何博文被这目光刺得浑身一激灵!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如同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冰水!他心脏狂跳,膝盖几乎发软。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老大嫌……嫌账面上剩下的钱太少了?他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难道是哪里算错了?哪个支出遗漏了没报告?还是老大觉得盈利比例太低?完了完了!五千块还不够?!这……这……

不止何博文,其他所有人的心也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刚刚还带着点成就感的林强军,笑容僵在脸上;覃龙那粗犷的脸上也显出不知所措;连最冷静镇定的张子豪,放在膝盖上的手指也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角落里,鬼子六的呼吸似乎也停滞了,下意识地往后又缩了缩。一股比刚才听闻风暴抓捕时更为压抑、更为寒冷的气息瞬间笼罩了整个房间。空气仿佛凝结成了铅块,沉沉压在每个人的胸口,呼吸都变得无比艰难。煤炉上水壶的呜咽声,此刻听起来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纷纷小心翼翼地低下了头,生怕触了老大的霉头。

过了片刻,江奔宇敲了敲桌子,开口说道:“博文,这钱剩得有点多啊。”

“啊?”何博文愣了一下,他本来都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没想到听到的竟是这句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只是张着嘴看着江奔宇。

其余人也纷纷抬起头,眼里满是疑惑,齐刷刷地看向江奔宇,不明白老大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奔宇见众人这副模样,知道他们是理解错了,忍不住笑骂道:“你们这脑子都在想啥呢?钱这东西,谁不喜欢?但你们想过没有,现在这世道,能用钱换来一群忠心耿耿的手下,那多少钱都值当。行了,跟你们说这些你们也未必能立刻想明白。博文,你记一下,从这个月开始,咱们成立两个新项目。一个是读书奖励,谁认字多、读书厉害,将来就有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另一个是互助项目,兄弟们家里有老人孩子要养,或者家里人口多日子紧巴的,都给帮衬一把。以后除了留下必要的流动资金,剩下的钱,全花在兄弟们身上。”

“知道了!老大!”何博文猛地回过神来,脸上瞬间露出激动的神情,看向江奔宇的眼神里满是火热。

其余的人也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看向江奔宇的目光里,除了之前的佩服,又多了几分滚烫的感激。

遇上这样心里装着兄弟们的老大,真是他们这辈子的幸运。

喜欢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请大家收藏:()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