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广阔的农村天地(第2页)
他只能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眼中还带着一丝迷茫,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声音略带沙哑地回应道:“好的!这就来!”
江奔宇简单洗漱后,拿起自己那只略显陈旧的碗,跟着来叫他的村民前往村里大饭堂。一路上,他看到村里的烟囱已经升起袅袅炊烟,那炊烟如同一条轻柔的丝带,缓缓升入天空,与晨雾融为一体。早起的村民们有的在打扫院子,扫帚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有的在用草料喂鸡喂鸭,鸡鸭们欢快地叫着,争抢着食物,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在他眼前徐徐展开。来到村大饭堂,江奔宇被带到一个写着“知青之窗”的窗口前,那个村民伸出手指,指着窗口对他说:“江知青,你在这个地方排队领早餐。”
江奔宇站定后,放眼望去,发现前面已经排起了一个长长的队伍。他大致估算了一下,差不多得有二十多人。
在队伍中,他还看到了7个女知青,她们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们有的在轻声交谈,银铃般的笑声时不时传来;有的在整理自己的头发,对着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仔细地梳理着每一缕发丝,每个人都带着几分初来乍到的新奇与羞涩。
江奔宇静静地站在队伍中,一边耐心地等待,一边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饭堂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有红薯的香甜,那香味仿佛能勾起人们心底最深处的温暖记忆;也有米粥的醇厚,让人闻之便心生食欲。
很快,轮到江奔宇打早餐了。他伸出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满满一碗红薯稀饭,那热气腾腾的稀饭让他的手微微有些发烫,仿佛是握住了一团温暖的火焰,也让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众人打好早餐后,纷纷来到一个长桌前坐了下来。
江奔宇刚坐下,不一会,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和善的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对着江奔宇说道:“你好!我是古乡村知青队的司务长赵伟国。昨晚选出来的,负责记录知青队的账目和伙食采购。以后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赵伟国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脸上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让人倍感亲切。
“辛苦你了!你好!我叫江奔宇。”江奔宇连忙站起身来,握住赵伟国的手,真诚地回应道。
这时,坐在旁边的女知青们也纷纷热情地打招呼。“你好,我叫李婉如,以后大家就是同村的伙伴了,多多关照。”一个扎着马尾辫、笑容甜美的女孩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友善与期待。
“你好我叫黄思敏,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另一个皮肤白皙、眼神灵动的女孩跟着说道,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
“你好,我叫朱蕾蕾,感觉这里好新鲜啊。”
“你好,我叫徐婉儿,以后有什么事我们可以互相帮忙。”
“你好,我叫陈雨婷,真高兴认识大家。”
“你好,我叫徐佳琦,希望我们能在这儿学到很多东西。”
“你好,我叫赵雨婷,以后请多多指教。”女知青们一个接一个地自我介绍,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清晨的鸟鸣,为这个略显沉闷的早餐时光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接着,男知青们也不甘示弱。“你好,我叫李国强,以后咱们一起加油干!”一个身材健壮、充满干劲的小伙子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
“你好,我叫张小勇,有啥重活累活,尽管找我。”
“你好,我叫王进才,希望能为村里出份力。”
“你好,我叫孙鹏,期待和大家一起成长。”
“你好,我叫周华超,相信我们能把这里变得更好。”
“你好,我叫吴国辉,以后就是好兄弟了。”
“你好,我叫陈秋,一起为乡村建设努力。”
“你好,我叫黄锋,希望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你好,我叫刘浩,有啥困难一起克服。”
“你好,我叫罗军,咱们携手共进。”“你好,我叫何东,愿我们的知青生活丰富多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仿佛一群久别重逢的老友,在这小小的饭堂里,开启了一段新的友谊之旅,这也算是知青们之间初步的认识了。
随后,众人开始享用红薯稀饭早餐。大家一边吃,一边交流着对这个村子的第一印象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我觉得这里的村民都特别淳朴善良。”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而且这里的风景好美,空气也特别清新。”
“我希望能在这里学到很多农业知识,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想和大家一起把这里建设得更加美好。”大家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很快,早餐吃完了,秋收还没到,此时正值夏天的尾巴刚过,天气不冷又不热,十分宜人。
根据个人的情况,知青们开始分配各自的工作。有些知青觉得锄地能锻炼身体,还能为庄稼的生长出份力,便扛起锄头,大步迈向田间;有些知青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承担起挑粪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给庄稼施肥的重要环节,关乎着农作物的茁壮成长;有些知青则认为去拔草能让田地更加整洁,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便拿着镰刀等工具,认真地去拔草;还有些知青选择去挑柴,为村里储备生活燃料,他们背着背篓,朝着山林走去。
而江奔宇的工作则是一会去民兵队报到,今天晚上要去村边巡逻。他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虽然还不清楚具体的巡逻任务和要求,但他已经在心里暗暗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