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三封檄文(第2页)
夏淮安今率华夏军,誓为天下讨回公道!
凡我大乾军民,须知——
樊贼之粮,取自百姓之血汗!
秦王之盐,夺自苍生之性命!
朝廷之腐,始于奸佞之窃国!
今日之檄,只为三事——
一曰:诛樊贼,追赃粮!
二曰:斩秦王,还民盐!
三曰:开仓廪,救万民!
檄文到日,速速响应!
藏粮不缴者,视同樊党,九族连坐!
助纣为虐者,天兵所至,玉石俱焚!
华夏军统帅夏淮安
大乾景和十三年秋。”
王清芷写完第二篇檄文,若有所思:“这一篇檄文,说得都是事实,有理有据!”
夏淮安补充道:“将咱们查到的,樊丞相和秦王私吞盐粮的证据,随着第二篇檄文一并散播。”
王清芷点了点头,问道:“那第三篇檄文呢?”
夏淮安又思考了片刻,说道:“第三篇檄文,叫做《讨贼清君侧檄》。”
“华夏军统帅、巴州节度使夏淮安,三告天下万民书: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今有大乾妖后吕氏,勾结奸相樊文焕,私通北狄,断雁门粮饷,欲使国门失守,狄骑屠戮中原!其罪滔天,人神共愤!
其罪一:卖国求荣,引狼入室!
妖后与樊贼,为谋私利,竟密遣心腹,断雁门关粮草军械,致边军饥疲,无力抗敌!北狄三万铁骑压境,而朝廷援军迟迟不至——此非天灾,实乃人祸!若非牛总兵血书求援,燕州百万生灵,早已遭狄人屠戮!
边关将士饿着肚子守城,妖后却在宫中夜夜笙歌!——此乃叛国大罪,当诛九族!
其罪二:构陷天子,图谋废立!妖后偏爱幼子秦王,早有废长立幼之心!今与北狄密约:待狄骑破关,劫掠燕州,再假意议和,以‘天子无能,致边关失守’为由,逼皇帝退位!届时,秦王登基,妖后垂帘,樊贼掌权,而北狄坐收白银百万、割地三郡!
外敌入侵,竟成妖后夺权的筹码!——此乃谋逆大罪,天地不容!
其罪三:鱼肉百姓,丧尽天良!
妖后为凑‘议和赔款”,已密令户部加征“狄饷’,每亩田赋再加三成!燕州百姓尚未遭狄骑屠刀,先被朝廷搜刮至死!更可恨者,妖后竟打算割让燕北三郡,弃数十万百姓于狄人铁蹄之下!
割地赔款,养寇自重!——此乃祸国殃民,罪当凌迟!
今夏淮安率华夏军北上,非为谋逆,实为四事:
一曰:诛妖后,清君侧!
二曰:斩樊贼,正朝纲!
三曰:驱北狄,复河山!
四曰:开仓赈民,废苛捐杂税!
檄文到日,速速响应!
凡我大乾军民,若明大义,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助纣为虐,则天兵所至,玉石俱焚!
凡擒妖后者,赏银十万两!
凡献樊贼首级者,赏银五万两!
凡截获北狄密信者,赏银万两!
华夏军统帅夏淮安
大乾景和十三年秋。”
夏淮安补充道:“将樊丞相与左贤王的密信,也复制多份,随着第三道檄文一起散播。”
“妙啊!”王清芷写完提笔,眼前一亮:“这三封檄文,九分真,一分假,更妙的是环环相扣,就算别人不信秦王是樊丞相与太后通奸所生野种,但秦王与樊丞相勾结有铁证,樊丞相与太后一个勾结北狄外敌、一个打压守关忠臣都是事实,三封檄文先后散播,只怕天下舆情滔滔,太后百口莫辩!”
“不错!”夏淮安说道:“咱们以秦王为舆论攻击点,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太后若是惩罚秦王作为挡箭牌,可化解舆情,但皇权威信就要大打折扣,毕竟秦王所作所为,极为恶劣,丧尽民心!”
“太后若是坚持庇护秦王,自身就陷入舆情中,无法自证,只能封堵舆情。但须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她越是打压舆论,百姓虽不敢言,但心中却愈发认为檄文所说都是真的。这场舆论战,太后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