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 作品

第249章 舆论战(第2页)

“圣旨怎么说?”夏淮安问道。

“说咱们谋逆,令所有亲王、各州郡府兵、各路大军,围攻华夏、进攻巴州。”查中高不屑的笑道:“但天下百姓可没那么傻,别说燕州百姓对华夏军十分拥护,就连中州的百姓,都在私下议论,说华夏打败北狄,是大功臣,皇帝上了奸臣的当,才会诛杀忠良!”

“可不是吗!”郑伏虎说道:“大乾外战必败,已有数十年!每次战败朝廷都要赔钱粮,给各州加赋税,百姓怨声载道。如今好不容易打败了北狄,不用交税,不用赔钱,百姓欢欣鼓舞,却见朝廷反而要诛杀大功臣,自然有些怨言。”

“不止是百姓,就连朝廷之中,也有大臣为咱们华夏说话。”查中高说道。

“哦?”夏淮安一愣:“是谁?”

“兵部侍郎赵岩。”查中高说道:“据说他据理力争,认为此事下旨除掉华夏,让忠良心寒,让民意沸腾,此言惹怒了太后,当庭就被革职入狱。”

夏淮安点点头:“赵岩这种人越多越好。若是攻破京城,切记将他救出来。”

“属下记住了!”查中高点点头:“东家,朝廷竟然已经先撕破脸,咱们是否已经做好了直取京都的准备呢?”

夏淮安微微一笑:“不急!咱们先用舆论战。”

“清芷,你字写得好,帮我拟一份檄文。内容是:”

“《讨大乾妖后檄》!”

“华夏军统帅、巴州节度使夏淮安,告天下万民书:

盖闻社稷之重,非一人可私;神器之尊,岂妖后可窃?

今有大乾太后吕氏,牝鸡司晨,秽乱宫闱,与樊相通奸生幼子秦王,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其罪昭昭,罄竹难书!

其一,乱政专权,谋害忠良。

先帝驾崩,本应还政于君,然妖后垂帘,架空天子,诛戮大臣。巴州节度使夏淮安,忠心为国,平定闯逆,收复剑门,保境安民,功在社稷。然妖后忌惮贤能,屡遣刺客暗害,更断我巴州军饷粮草,欲置忠良于死地!

其二,勾结外敌,出卖边关。

妖后为除异己,竟私通北狄,断雁门关粮械,致边军饥疲,狄骑长驱。若非华夏军星夜驰援,燕州百万生灵,早已遭狄人屠戮!此乃叛国之罪,天地不容!

其三,纵子横行,鱼肉百姓。

秦王仗母后之势,强占巴州贡粮六百万石、税盐一百万斤,劫掠民脂民膏。去岁各州粮荒,百姓易子而食,而秦王仍高价售粮以谋巨利,致使饿殍遍野!夏淮安参表弹劾,竟遭妖后污蔑‘蔑视皇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四,倒行逆施,天怒人怨。

妖后偏爱秦王,为偏袒秦王,不顾朝廷法度。更有废长立幼之心,欲废当今天子,改立秦王。此乃谋逆大罪,乱我大乾宗法!更兼任用酷吏,横征暴敛,致使九州沸腾,民不聊生!

嗟乎!

夏淮安本布衣,蒙陛下简拔,委以巴州重任,数年以来,夙夜忧勤,唯恐负国。然妖后步步紧逼,断我生路,污我清名,使我巴州军民,退则家破人亡,进则背负反贼骂名!

今不得已,挥师北上,非为谋逆,实为除奸!

三军将士,皆为大乾子民,岂忍见妖后祸国,秦王虐民?

天下百姓,皆为我同胞骨肉,岂能坐视奸佞当道,社稷倾颓?

故今日之役,只为四事——

一曰:诛妖后吕氏,清君侧之奸!

二曰:擒秦王逆党,正国法纲常!

三曰:还政于天子,复大乾正统!

四曰:开仓赈万民,解天下倒悬!

凡我大乾军民,若明大义,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助纣为虐,则天兵所至,玉石俱焚!

檄文到日,望风响应。倘有愚顽,九族诛灭!

华夏军统帅夏淮安。

大乾景和十三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