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不负百姓(第2页)
“开门!”牛行远急忙喝道。
沉重的南城木门缓缓开启,李山林一马当先冲入关内,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东家,末将依令率骑兵入燕州征集粮草,已征得干粮三十万斤!”
夏淮安扶起他,目光扫向那些百姓:“他们是……”
“都是关内百姓!”李山林笑道,“听说雁门关断粮,附近村落的百姓自发凑了粮食,非要跟着一起来!”
“军爷,这是我们村凑的粮食!”一名白发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粗糙的双手捧着一小袋粟米,米粒从麻袋的缝隙中漏出,洒在他的掌心里。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指节因常年劳作而变形,但递出粮食的动作却无比郑重。
夏淮安没有立刻接过,而是深深一揖:“老丈,这如何使得?你们自己尚且吃不饱……”
老者摇摇头,固执地将米袋往前一递:“大人守关,护的是我们!我们少吃一口不打紧,可不能让守城的将士饿着肚子打仗!”
夏淮安沉默片刻,终于双手接过,沉声道:“多谢老丈。”
米袋很轻,里面的粮食或许只够熬一锅稀粥,但这份心意却重若千钧。
“还有我们的!”一名妇人挤上前,怀里抱着一个粗布包袱。她小心翼翼地解开,露出几块黑乎乎的杂粮饼子,边缘已经发硬,显然存放了许久。“这是家里最后一点存粮,军爷别嫌弃……”
守军们眼眶发热,有人别过脸去悄悄抹泪。这些饼子,怕是百姓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救命粮。
夏淮安接过饼子,指尖触到妇人皲裂的手背,粗糙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颤。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高声道:“弟兄们,百姓送粮来了!记住今日——我们守的不仅是城墙,更是他们的性命!”
“是!”守军齐声应和,声音在关城内回荡。
百姓们一个接一个上前,将粮食交给守军。有人递来半袋晒干的野菜,有人捧出几枚鸡蛋,甚至有个孩童踮着脚,将一块珍藏的麦芽糖塞到士兵手中:“给叔叔吃,打狄人!”
士兵蹲下身,揉了揉孩子的脑袋,声音沙哑:“好孩子,糖你自己留着。”可孩童固执地摇头,将糖硬塞进他的掌心,然后飞快跑回母亲身后,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将军!”一名中年汉子大步上前,拍了拍鼓胀的麻袋,“咱们村听说狄人围城,连夜碾了新麦!这两百斤白面,您一定收下!”
麻袋被解开,雪白的面粉在夕阳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夏淮安伸手抓了一把,面粉从指缝间簌簌滑落,带着新麦的清香。
“还有我们铺子的盐!”一名商贾挤上前,身后的小厮抬着木箱,“整整五十斤,腌肉煮汤都够用!”
其他百姓也纷纷上前,将粮食递给守军。有妇人递来一篮鸡蛋,有孩童捧着一把干枣,甚至有人牵来一头肥猪……
守军们愣在原地,眼眶渐渐红了。
夏淮安向牛总兵说道:“告诉兄弟们,为朝廷守关,朝廷可能负我;为百姓守关,百姓定不负我!我们要守好雁门关,不负燕州百姓!”
“死守雁门,不负百姓!”牛总兵红着眼睛,声嘶力竭的大喊。
“死守雁门,不负百姓!”
“死守雁门,不负百姓!”
“死守雁门,不负百姓!”
二万守军士兵齐声高呼,声浪传到北狄大军阵中,军帐中的左贤王惊得打翻手中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