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 作品

第232章 狙击(第2页)

“砰!”另一人正要砍向绊倒的老人,子弹贯穿他的咽喉。

子弹呼啸,血花迸溅。百姓身旁的骑兵一个接一个倒下,幸存的北狄人惊恐地勒住战马,不敢再挥鞭驱赶。

“清芷!”夏淮安在嘈杂中高喊,“门前有个孩子落单!”

王清芷调转枪口——一名五六岁的男孩瘫坐在离城门十步远的地方,身旁是母亲的尸体。三名北狄骑兵正策马逼近,其中一人手中弯刀已然举起。

她屏住呼吸,扣动扳机。

“砰!”

紧接着“砰砰”两声,旁边的两名狙击手也同时开枪。

数十米的距离,对狙击手而言没有难度,三枪均命中,三名骑兵几乎同时坠马。男孩吓得忘了哭,直到被冲出去的守军一把抱起,躲回城内。

第一批百姓随即冲入了城门内,和他们一起冲入城中的,还有数百名北狄骑兵。

城门与瓮城之间三十丈的甬道,此刻成了生死线。百姓跌跌撞撞冲进来,而北狄骑兵则混在人群中,试图突袭。

“都趴下!”守军用燕州方言大声喊道:“趴下,快趴下!”

百姓们不明所以,但都跟着守军的指示,趴在了地上。

这时候,人群中高大的北狄骑兵,就显得更加突兀。

华夏步枪兵,瓮城上一百多支黑洞洞的枪管,对准了他们。

“砰砰砰!”枪响声不断。

步枪兵的准度虽然比不上狙击手,但也是从十万华夏军中精挑细选出的精兵,在数十米的距离内,足以击中这些冲入城门的北狄骑兵。

尽管不可避免的有百姓会被流弹击中,但冲入城门的北狄骑兵连连倒下,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势、与城外的大军形成内外夹击!

终于,一千多名百姓几乎全部涌进了城门。没有进城的,已经倒在了路上,生死不明。

最后一名百姓跌入城门时,夏淮安暴喝:“落闸!”

千斤铁闸轰然砸下,将追得最近的三名北狄骑兵拦腰截断。惨叫声中,后续的敌潮被硬生生阻断。

“手雷准备!”夏淮安挥手。

城墙上的守军纷纷掏出手雷——这是夏家庄特制的铸铁外壳炸弹,内填无烟火药与铁蒺藜。引线点燃后,数十枚手雷如雨点般落入敌阵。

“轰!轰!轰——!”

连绵的爆炸掀起腥风血雨。冲锋的北狄骑兵被气浪掀翻,战马嘶鸣着人立而起,铁蒺藜穿透皮甲,带出蓬蓬血雾。

左贤王在亲兵盾阵保护下狼狈后撤,脸色铁青。他望着重新闭合的城门,以及城墙上那杆猎猎作响的“夏”字旗,终于明白——这雁门关,今日注定攻不破。

“大王,退兵吧!雁门关来了援兵,有一些中原人,明显是会妖术!他们的天雷,只杀我大狄骑兵,不伤中原百姓!”他的副帅大声劝道。

当第二轮手雷投下,将攻城的北狄大军再次逼退后,左贤王终于无奈的挥手下令。

急促的鸣金声响起,北狄大军如闻大赦,纷纷调转马头,向远离城墙的方向撤退。

……

关内医护所,王清芷摘下被火药熏黑的皮手套。她的食指第二关节磨出了血泡,那是连续扣动三十八次扳机的代价。

“战果如何?”她声音嘶哑,询问正前来向夏淮安汇报的牛总兵。

牛总兵兴奋的说道:“救回百姓六百四十七人,共有四百多名骑兵被击毙。”他顿了顿,“只有十二名百姓被流弹所伤,其他百姓……都是被北狄所伤。”

王清芷望向城外——夕阳将尸骸遍野的战场染成暗红色,像打翻了一缸朱砂。她想起那个被救下的男孩,此刻或许正捧着炊事营发放的麦芽糖。

闯军犯下的罪孽,又赎回了百万分之一。

“值得。”她长舒了一口气,抱着枪管仍有余温的狙击步枪,从竹筒里取出一块压缩饼干,喝着清水咽下几口,然后靠着箭垛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