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 作品

第218章 羊(第2页)

“罢了!”皇帝忽然抬了抬手,似乎对此事毫不在意:“众卿无事便退朝吧,樊相,你去慈宁宫给母后请安。”

“遵旨!”樊丞相叩拜。

慈宁宫。

殿内檀香袅袅,金丝楠木的屏风上绣着百鸟朝凤图,每一根金线都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太后斜倚在凤榻上,指尖轻轻拨弄着一串翡翠佛珠,珠子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脆。

皇帝坐在下首,面色苍白,眼下泛着青黑。他手中捏着一份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密报上详细记载了巴州近况——夏淮安设立“华夏银行”,吸纳民间储银超千万两;巴州粮食自给,盐铁自产;更棘手的是,夏淮安竟公然收留被朝廷罢免的巴州籍官员,自设“政务院”授官!

“母后,”皇帝声音嘶哑,“夏淮安此举,已是形同谋反!若不严惩,朝廷威严何在?”

太后缓缓睁眼,凤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皇帝,你以为哀家不知?”她指尖一挑,佛珠“啪”地砸在案上,“可如今巴州兵强马壮,又有天雷利器,朝廷拿什么去‘严惩’?”

皇帝猛地站起,龙袍下摆扫翻茶盏:“难道就任由他割据一方?!”

“急什么?”太后冷笑,目光转向殿外,“传樊丞相。”

樊丞相跪在殿中央,额头紧贴冰冷的金砖。太后的话像一把刀,一字一句剜进他的心里:

“秦王烧毁巴州粮仓一事,朝野震动。皇帝念在骨肉亲情,不忍处置……”太后指尖轻叩凤榻,“樊爱卿,你是丞相,总该为君分忧吧?”

樊丞相浑身一颤,瞬间明白了太后的意思——这是要他替秦王顶罪!

这事他和秦王二人分了大头,既然不能处置秦王,那便只有让他来背锅!

“老臣……”他喉头发紧,声音干涩,“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很好。”太后满意地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奏折,“明日早朝,你便上表自劾,称‘督查不力’,致巴州粮仓被焚。皇帝会当庭申饬,罚你三年俸禄,革除太子太保衔——”她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再命你为钦差,出使巴州,招抚夏淮安!”

樊丞相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太后!夏淮安狼子野心,岂肯受抚?老臣此去,只怕……”

“怕什么?”皇帝突然打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你是丞相,代表朝廷天威!夏淮安若敢动你,便是公然造反!”他俯身压低声音,“更何况……秦王烧粮的账,总得有人扛。樊卿,你说呢?”

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樊丞相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死寂:“老臣……领旨。”

樊丞相踉跄走出宫门时,夜雨已至。冰凉的雨水顺着他的官帽滴落,混着额角的冷汗,浸透了衣领。

幕僚急忙撑伞迎上:“相爷,太后有何旨意?”

樊丞相一把攥住幕僚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骨头:“明日……本相要上表认罪。”他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认下烧毁巴州粮仓之罪!”

“什么?!”幕僚大惊,“这明明是秦王动的手……”

“闭嘴!”樊丞相厉喝,眼角抽搐,“太后要本相出使巴州,招抚夏淮安!”

幕僚瞬间面无血色。谁不知道夏淮安与樊丞相势同水火?“相爷,此去巴州,无异于羊入虎口……”

樊丞相苦笑:“羊入虎口?这个比喻倒是贴切!本相为官数十载,位极人臣,到头来在皇家眼中,也不过是一只替罪羊啊!”

雨越下越大,樊丞相的官袍彻底湿透,贴在身上,沉得像一副镣铐。

丞相府书房,烛火摇曳。

樊丞相将密信一一焚毁,火光映出他狰狞的面容:“传令‘影卫’,启动‘斩龙计划’!”

“相爷三思!”心腹跪地劝阻,“影卫是潜伏十年的死棋,一旦动用,再也无法挽回!”

“本相还有选择吗?!”樊丞相一把掀翻案几,茶盏砸在地上粉碎,“一方是拥兵自重的夏淮安,一方是太后和皇帝,现在双方都要置本相于死地,本相已入绝境!”

窗外惊雷劈过,照亮了他扭曲的脸。这一刻,他已不再是权倾朝野的丞相,而是一只被逼入绝境的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