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楹 作品

第412章 少年歌行6

身旁的萧楚河同样穿着一身蓝色衣衫,色泽比君凝的略深些,更显沉稳。他见君凝伸手接雨,眉头微蹙,伸手将她的手拉了回来,从怀中取出一方干净的素色手帕,仔细地擦拭着她手心上的雨水,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件珍宝。“阿凝,会着凉的。”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嗔怪,眼底却满是宠溺。

君凝任由他擦拭,嘴角带着笑意反驳:“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这雨这么细,顶多就是凉丝丝的。”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满是温馨。这些日子,他们四处游玩,从热闹的城镇到宁静的乡村,此刻在这江南茶馆歇脚,倒也自在。

期间,邻桌的百姓闲聊时,不知多少次提及六皇子萧楚河。有人惋惜、有人遗憾、有人八卦、有人愤恨不平,这些话语断断续续传入两人耳中,君凝偶尔会看向萧楚河,却见他始终神色平静,仿佛百姓口中的 “萧楚河” 与他毫无关联。

雨势渐缓,远处的青山被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萧楚河望着窗外的景致,忽然轻声吟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的声音清淡,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吟罢,他转头看向君凝,眼神认真:“阿凝,你说,从今以后,我唤萧瑟,如何?”

君凝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轻声念了两遍:“萧...... 瑟。” 她望着萧楚河,笑着点头:“很好听,是个好名字。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萧楚河这个名字,那是我初识你的模样。” 她顿了顿,伸手握住萧楚河的手,语气温柔:“但我尊重你的决定。”

萧瑟看着她眼中的理解与支持,心中一暖,解释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毕竟萧楚河这个名字现在不太适合用,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君凝点点头,她明白。

她歪了歪头,好奇地问:“那我依旧唤你阿楚?还是萧瑟?”

萧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还是阿楚吧,左右这个名字唤出来,谁又知道唤的一定是萧楚河呢。”

雨丝刚歇的江南午后,青石板路还沾着湿润的水汽,两人踏出茶馆时,檐角垂落的水珠正顺着青瓦边缘滴成细碎的银线。

君凝抬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指尖刚触到发梢,便被萧瑟攥住手腕引到隔壁的绸缎庄 —— 那铺子门楣上挂着 “云锦斋” 的烫金匾额,门帘一掀,满室流光便涌了出来。

“你看这匹烟霞锦,” 萧瑟捻起一匹叠得整齐的绸缎,指尖划过丝面时,锦缎上绣的缠枝莲仿佛随动作漾起涟漪,“衬你的肤色正好。” 他说着便将绸缎往君凝身上比划,料子轻盈地搭在她肩头,烟霞般的色泽衬得她面容愈发莹润。

君凝垂眸看着绸缎上精致的绣纹,没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任由萧瑟拉着她在铺子里转来转去,一会儿拿起支嵌着珍珠的簪子往她发间比,一会儿又展开块水绿的罗裙让她试穿。

柜台后的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见两人衣着不凡,脸上立刻堆起热络的笑,嘴上更是像抹了蜜般不停歇:“这位公子好眼光!这烟霞锦是今年新到的贡品,整个江南就咱们铺子有三匹,您瞧这绣工,是苏绣名家亲手绣的,针脚细得能藏进丝线里。这位姑娘生得这般标致,穿上这锦缎做的衣裳,走在街上保管让旁人都移不开眼!还有这支珍珠簪,珠子是南海来的东珠,圆润得能映出人影,配姑娘的发式再合适不过 —— 您二位一看就是讲究人,这些好东西就该配您二位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