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模型的验证与调整
实验室里的灯光如同永不熄灭的星辰,照亮了每一张专注的脸庞。江浅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目光在多个显示屏之间来回切换,手指不时敲击键盘输入指令。她身后的巨大屏幕上,时空坍缩模型正以三维动画的形式缓缓旋转,各种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开始第一轮验证吧。”她的声音穿透嘈杂的机器轰鸣声,清晰而坚定。负责数据采集的小王立刻启动远程连接程序,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观测站相继传来实时画面。从沙漠深处的射电望远镜到深海海底的压力传感器,所有设备同时进入工作状态。
起初一切顺利,各项指标都在预期范围内波动。但当模拟进行到第47分钟时,警报突然响起!红色警示灯疯狂闪烁,某个区域的时空曲率急剧上升至危险水平。江浅迅速调出该地段的详细参数对比图,发现实际测量值比模型预测高出整整三倍!
“立即暂停实验!”她果断下达指令。众人屏息凝神地看着系统自动记录下的异常波形——那是一段尖锐刺耳的锯齿状曲线,完全不似正常的能量分布图谱。老张凑近观察后倒吸一口凉气:“这种突变模式我们在之前的案例研究中从未见过。”
紧急会议随即召开。白板前聚集了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大家对着满墙的数据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彻底推翻现有框架重新建模;也有人建议增加修正项逐步逼近真相;还有人提出可能是某些未知因素干扰导致误差放大……争论持续了整个通宵,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才达成初步共识:必须找到那个隐藏变量。
接下来的几周里,团队展开了地毯式的排查工作。他们像侦探般梳理每一条线索:检查设备的校准记录、复核原始数据的录入过程、甚至重新审视最初的理论假设……终于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端倪——所有异常都发生在月球经过特定天顶位置的时刻!
“原来如此!”江浅恍然大悟,“我们忽略了地月系统的引力共振效应!”她立即组织人手修改模型参数,加入潮汐力对时空结构的微扰作用。新版本上线后的首次测试就取得了显着改善,误差范围缩小了一半。但这还不够,他们知道要追求极致精准就必须继续深挖下去。
第二次大规模验证选择了复杂的城市环境作为试验场。高楼大厦组成的混凝土丛林中埋藏着数百个微型探测器,它们像神经末梢一样感知着每一处细微变化。当虚拟灾难场景触发时,真实世界中的交通信号灯同步闪烁起预警红光,行人纷纷驻足观望这突如其来的奇观。
监控室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江浅紧盯着代表人流密度的热力图,只见密密麻麻的光点正按照预设路径有序疏散。突然之间,几个孤立的高亮区域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些地方的人群出现了短暂的混乱状态!她立刻调取现场录像回放,原来是建筑物玻璃幕墙反射阳光造成的视觉干扰影响了部分人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