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专家对神秘符号的解读尝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掠过实验室的窗棂,江浅就已经忙碌起来。她身着素色实验服,袖口微微卷起,露出腕间的精致手表。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来自世界各地的符号学专家将齐聚于此,共同破解那些困扰团队已久的神秘符号。
门铃响起时,江浅亲自前去迎接。第一位到来的是白发苍苍的陈教授,他背着硕大的帆布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古籍和笔记。“江博士,久仰大名!”陈教授握住她的手热情地说,“听说你们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紧接着走进来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学者安娜女士,她操着流利的中文自我介绍:“我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专家,很荣幸能参与这次盛会。”她的脖子上挂着一副复古圆框眼镜,手中提着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随后陆续抵达的还有擅长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的钱博士、精通玛雅文明符号系统的李研究员等多位重量级人物。大家寒暄过后便直奔主题——摆在会议室中央的巨大显示屏上正展示着高清扫描版的神秘符号图像。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元素开始分析。”陈教授率先发言,他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圆形图案说,“这个符号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出现,通常代表永恒或循环的概念。”说着他在白板上画出几个变体进行对比:“比如道家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佛教曼陀罗法阵里的莲花瓣、甚至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模型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安娜女士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在苏美尔泥板上见过类似的组合方式,不过那里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她调出自己带来的电子资料库,将不同时期的文物图片并列排放:“看这里,乌尔王朝时期的印章上就有几乎一模一样的结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这时钱博士突然插话:“但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一些呢?”他操控鼠标放大局部细节,露出隐藏在主图案周围的细小刻痕:“这些辅助线条才是真正关键所在。”经过测量计算发现,这些看似随意的划痕实际上构成了一套精密的角度系统,每个转折点都对应着特定的天文坐标。
“这绝不是巧合。”李研究员激动地说,“我在解读玛雅历法时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自己开发的模拟程序,输入相关参数后屏幕上呈现出一幅动态星图:“当所有线索串联起来时,指向的是猎户座腰带三星的位置!”
讨论逐渐深入,气氛也愈发热烈。有人提出符号的颜色搭配可能暗含光谱信息;也有人猜测不同材质载体上的同一符号会有细微差别;还有人注意到某些符号总是成对出现且互为镜像关系……各种假设像火花般不断碰撞交融。
江浅认真记录着每位专家的意见,不时提出疑问引导讨论方向:“如果这些符号真的承载着某种超越时空的信息,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如此多互不关联的文化体系中?”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陈教授打破了寂静:“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不是人类创造了这些符号,而是他们接收并记录了某种更古老的智慧传承。”他讲述起自己多年田野调查的经历:“在一些偏远部落里流传着‘天书’传说,声称祖先曾得到神明传授的知识。”
安娜女士接过话茬:“这种跨文化的共性恰恰说明其来源可能早于任何已知文明。”她展示了一系列考古发现的照片:“从非洲岩画到澳洲原住民艺术,到处都能找到相似的视觉语言元素。”
就在大家沉浸在思辨之中时,负责技术支持的小王带来意外惊喜:“刚才尝试用人工智能进行模式识别时发现了有趣现象。”他切换投影画面,显示出算法生成的三维模型:“系统自动识别出这是一套分形结构,具有自相似性和无限延展的特性!”
这一发现立刻引发了新一轮高潮。专家们围绕全息影像展开激烈辩论:有人认为这是古人对宇宙本质的朴素认知;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某种尚未被理解的自然现象留下的印记;还有人大胆推测这与高维空间有关……
午后茶歇期间,江浅找到正在露台透气的钱博士闲聊:“您觉得我们离真相还有多远?”对方抿了一口咖啡缓缓答道:“科学探索就像剥洋葱,每揭开一层就会流下眼泪,但也会看到更深层次的风景。”这句话让她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