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543章 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第2页)

江浅的房间里,全息投影正播放着五浊镇的实时画面:张译带着几位外国学者在古籍修复室工作,老教授用竹镊子夹着的楚巫笔记旁,放着德国专家带来的纳米级修复工具;林野和美国同行在实验室里调试跨国模拟器,橙色工装服与对方的白大褂在设备间穿梭,像两道流动的光;小周则领着参观团在民俗博物馆,向金发碧眼的孩子们演示感应草如何随着陶埙声变色。“我们提议建立‘全球时空研究联盟’。”江浅对着陆续走进房间的各国代表说,指尖在虚拟地图上划出七个支点,分别对应七大洲的关键监测站,“每个站点既保持独立研究,又共享核心数据。比如北极站侧重冻土带能量特征,亚马逊站专注雨林生态与时空的关联,而五浊镇作为枢纽,负责整合楚巫传统技术。”她调出联盟章程的全息文档,第一条赫然写着“尊重每种文明对时空的理解方式”,下方已有二十七个国家的代表签名,电子笔迹在屏幕上组成绚丽的图案。

俄罗斯领队突然从包里掏出块青铜镜,镜面在灯光下映出所有人的身影。“这是我们的投名状。”男人的大手抚过镜背的如尼符文,“镜内封存着北极的地脉能量,与钟楼的装置共振时,能预警全球范围的时空异常。”他将铜镜放在桌上,江浅立刻取出感应草放在旁边,叶片瞬间舒展开来,在镜面上投下与五浊镇截然不同的纹路——那是北极独有的能量印记。

林野的模拟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屏幕上的火星模型里,乌托邦平原的虚拟裂缝正在扩大。“快看!”他的声音带着惊慌,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舞,“当我们只输入现代科学参数时,裂缝持续扩张;加入楚巫的‘地脉引’模型后,裂缝开始收缩!”各国专家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提出改进建议,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在房间里交织,最终凝结成新的联合算法。

张译的古籍在跨国扫描仪下缓缓展开,楚巫的能量图谱与埃及金字塔的通风道设计图在屏幕上重叠,那些看似无关的线条竟组成完整的能量循环系统。“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铸造镇国七器时,埃及正处于托勒密王朝。”老教授的激光笔在两大文明的时间轴上划出交点,“或许存在一条我们尚未发现的‘能量丝绸之路’,将不同大陆的时空智慧连接在一起。”一位英国学者突然想起什么,调出剑桥大学藏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记》,里面记载的“东方奇镜”,特征与青铜棱镜完全吻合。

黎明时分的会议中心屋顶,江浅与各国代表一起看着日出。全息投影里,全球十七处监测站的感应草同时绽放,五浊镇的淡绿、北极的冰蓝、亚马逊的赤红在晨光中交织成虹。“第一阶段合作项目就定名为‘草语计划’吧。”江浅轻声说,手里的感应草叶片正随着地球的自转缓缓转向,“让这些沉默的植物,见证人类跨越时空的对话。”

林野扛着摄像机跑上屋顶,镜头里的各国专家正用各自的母语念诵着祈福词,俄语的厚重、法语的柔美、阿拉伯语的顿挫在晨风中交融。他突然将镜头对准天空,全息投影的钟楼装置与真实的太阳重叠,七片金鳞折射出的光芒穿透云层,在地球的影像上投下七个金色的支点,像给蓝色星球系上了幸运符。

江浅的白大褂口袋里,那枚来自五浊镇的感应草标本已经彻底干燥,叶片上的纹路却在各国能量场的作用下,拓印出全球十七处监测站的轮廓。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当不同文明的智慧在时空科学的星图上找到各自的坐标,人类终将编织出更宏大的认知网络,而钟楼装置的嗡鸣,不过是这场跨时空交响曲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