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时空裂缝逐渐修复的迹象
钟楼九层的能量核心发出沉稳的嗡鸣,像巨人平稳的呼吸。江浅的指尖在装置面板上划过,青铜棱镜的金鳞折射出的光斑在符文间游走,将“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刻度映照得格外清晰。全息投影里,亚马逊盆地的螺旋裂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原本幽蓝色的边缘泛起淡淡的金光,像被镶上了圈温暖的光晕。“收缩速率稳定在每小时7%。”江浅对着麦克风轻声说,目光落在裂缝中心的能量旋涡上,那里的旋转速度已经从每秒12圈降到5圈,“陈教授,你们的陶埙可以换‘羽’调了,舒缓些的旋律有助于抚平残留的时空褶皱。”通讯器里传来陶埙悠扬的声线,比之前的“商”调柔和许多,裂缝边缘的空气不再扭曲,透过能量流能隐约看到雨林里的金刚鹦鹉正停在枝桠上,羽毛的色彩比之前鲜亮了三倍。
陈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却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他正坐在祭坛边缘的岩石上,手里的狼毫笔在朱砂碗里蘸了蘸,小心翼翼地修补被能量流冲掉的符咒。“你看那棵望天树。”老教授对着麦克风说,镜头转向裂缝西侧的巨树,原本逆生长的枝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嫩芽从枯枝里钻出来,绽放出淡绿色的新叶,“楚巫说‘裂合则万物生’,果然没错。刚才检测到树龄从负30年变回正50年,连年轮都重新长出来了。”
林野的远程监控屏幕上,北极裂缝的修复进度条已经爬过70%。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橙色工装服的袖口在屏幕上蹭出淡淡的油痕。“冰原上的临时防护网可以撤了!”他对着麦克风大喊,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北极基站的模型里,无人机群拖着银色的材料带缓缓升空,露出力可以降到标准值的60%,过度紧绷会导致能量反射。”屏幕切换到实时画面时,北极的科考队员正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裂缝,原本扩张的边缘已经开始向内卷曲,像朵即将闭合的花。
江浅的目光被装置面板上突然闪烁的符文吸引,那组代表“时空稳定度”的符号从黄色变成了绿色。她调出马里亚纳海沟的实时数据,海底基站传来的压力曲线图显示,裂缝周围的海水密度已经恢复正常,之前因时空扭曲而出现的“海水倒流”现象彻底消失。“小周,记录深海生物的变化。”她看着全息投影里的水下机器人画面,群小丑鱼正从裂缝边缘游过,鱼鳞的反光在能量场中形成美丽的光斑,“之前观测到的‘逆进化’现象逆转了,这条鱼的背鳍已经重新长出来,和数据库里的正常标本完全吻合。”
张译的古籍摊在青铜台上,泛黄的纸页间,《楚巫物候考》的插图正在能量流的照射下微微发亮。老教授用镊子夹起片透明的植物标本,那是从亚马逊裂缝边缘采集的叶片,之前因时空紊乱而呈现出的黑白两色,此刻正逐渐恢复成正常的绿色。“‘万物有灵,时空正则万象归位’。”他对着麦克风缓缓念道,激光笔在标本的叶脉上划出弧线,“你们看这些叶脉的走向,之前是杂乱无章的,现在重新变成了规则的网状,和楚巫记载的‘地脉引叶脉’现象完全一致。”
小周的防水板上,最新的数据表格已经写满了半页。她用红笔在“时空稳定度”栏里画了个向上的箭头,数值从之前的62%升到89%。“所有裂缝的残留能量波动都控制在安全阈值内。”她对着对讲机汇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亚马逊的能量旋涡转速稳定在每秒4.8圈,北极裂缝的温度回升到-12c,马里亚纳海沟的水压差缩小到0.2兆帕……”她突然停下笔,盯着屏幕上的微小波动,“等等,南极裂缝还有0.3赫兹的残留共振,需要处理吗?”
江浅立刻转动装置侧面的微调旋钮,青铜棱镜的金鳞随之轻轻颤动。“把五怨器的木牌能量输出提高2%。”她看着全息投影里的南极基站,穿红色科考服的队员正将刻着古文字的木牌插入岩石,牌上的纹路在能量流中亮起红光,“楚巫说‘木能克土’,南极的冻土环境适合用木属性的能量收尾。”通讯器里传来南极的风雪声,夹杂着队员的欢呼,那0.3赫兹的共振波逐渐平息,像被风吹散的涟漪。陈教授的青铜铃铛突然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正站在亚马逊祭坛的中心,手里的铃铛在能量流中轻轻摇晃,声波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波纹,将最后一丝混乱能量包裹、化解。“裂缝收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老教授的声音带着哭腔,麻布长袍的下摆沾满了朱砂和泥土,“你们看祭坛周围的草,之前是枯黄的,现在冒出绿芽了!”镜头转向地面,细小的草叶正从石缝里钻出来,叶片上的露珠在能量流的折射下,映出七色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