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文化交流新使命(第2页)
他们在筛选过程中不断讨论,偶尔也会因意见不同而争执,但最终总能达成共识。
“这张光影对比太强了,可能会让外国观众误解。”时砚指着一幅作品。
“那就换另一张。”云倾月干脆利落,“我们要让作品说话,而不是让人去猜。”
整理资料的同时,他们也开始联系存放部分珍贵作品的地方,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素材的汇总。
一天夜里,时砚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一张拍摄于偏远山区的老照片。
“这张拍的是什么?”他指着画面中一位老人坐在破旧屋檐下,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书。
“那是我在一次采风途中拍下的。”云倾月走近,“那位老人是个盲人,但他坚持每天听别人给他读书。”
时砚怔住:“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
“也许会在交流中派上用场。”云倾月轻声道。
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关于展馆破坏事件的调查也在同步推进。
警方初步判断,作案者熟悉展馆布局,且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否则不会精准选择那幅作品下手。
“这不是随机破坏。”时砚看着调查报告,“更像是某种警告。”
云倾月没有回应,只是将那份报告收了起来。
翌日清晨,他们带着整理好的资料前往文化交流中心,正式签署了参与协议。
“我们会全力以赴。”她在签约仪式上说道。
“我们也期待你们的表现。”负责人微笑,“你们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中国当代摄影的力量。”
离开中心后,阳光洒在街道上,暖意融融。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挑战了。”时砚看向云倾月。
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
回到工作室,他们开始进一步细化参展计划,同时安排助理协助后续联络工作。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一封匿名信悄然出现在工作室门口。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着一句话:
“有些真相,不该被看见。”
云倾月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正是那幅被毁坏的作品的复制品,而在画面角落,多出了一行小字:
“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