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戏挑战(第2页)

“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她说。

“怎么找?”他问。

她没立刻回答,只是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阳光洒进来,照在她脸上,她的眼神却飘得很远。

“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把剧本吃透,就能演好。”她轻声说,“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好戏,不是演出来的,是你心里有的东西,它自然就会流出来。”

时砚静静地看着她,忽然觉得她变了。

不再是那个只靠技巧撑场子的影后,而是一个愿意把自己掏空、重新塑造的演员。

---

接下来几天,他们几乎足不出户,天天泡在剧本里。

云倾月坐在书房的地毯上,剧本摊开在膝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批注。她甚至画出了人物心理变化的时间轴,每一幕的情绪节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时砚则窝在客厅沙发上,嘴里念念有词地反复练习台词,有时还会对着镜子做表情管理。

但越是深入研究,越发现角色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有一次,他们在排练室试着对了一遍关键戏份。

云倾月本该在那一瞬间爆发情绪,但她卡住了,眼神空洞,声音干涩,完全没有那种撕裂感。

时砚也一样,明明是该深情告白的一段戏,他说得像个背课文的学生。

表演结束后,两人都沉默了。

“我是不是……不太适合这个角色?”时砚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我也在怀疑自己。”云倾月低头看着剧本,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这个女人太复杂了,我好像……找不到她的心。”

“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方法。”他说。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请教资深演员,请教老师,查阅心理学书籍,甚至还报名了一个短期的表演工作坊。

云倾月在图书馆里一本本地翻阅关于表演心理学的书籍,时砚则跟着一位老演员学习如何控制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觉得差了点什么。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某天晚上,时砚突然说。

“什么?”

“我们太想演好了。”他苦笑,“反而忘了该怎么自然地表达。”

云倾月怔住。

是啊,他们太在意结果,太害怕失败,以至于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丢了。

她闭上眼,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试镜时的状态——紧张、青涩,但真实。

而现在呢?

她睁眼,看向窗外的夜色。

“我们得重新开始。”她说。

“从哪儿?”他问。

“从心出发。”她站起身,眼神坚定,“不是演角色,而是成为角色。”

时砚看着她,忽然笑了。

他知道,那个真正的云倾月回来了。

---

那天晚上,他们决定再对一遍戏。

灯光昏暗的排练室里,只有两个身影。

云倾月站在舞台中央,手里握着剧本,眼神却不再盯着字句。

她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然后,她睁开眼。

那一刻,她不再是云倾月,而是剧本里的女人。

她开始说话,声音颤抖,却充满力量。

时砚站在对面,看着她,心跳漏了一拍。

他忽然明白,她找到了。

他调整呼吸,走上前,伸出手。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吗?”他问。

她望着他,眼里泛起泪光。

“我记得。”她说,“那时候你还不敢直视我。”

他笑了,笑容温柔。

“现在敢了。”他说。

他抓住她的手。

这时,排练室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

门把手缓缓转动。

他猛地抬头。

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