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深林疑影(四)
山林仿若凝固的寂静世界,唯有铁铲与混凝土表层碰撞发出的声响,如同一把尖锐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划破这片静谧,在空气中突兀地回荡,令人心里发紧。
临时搭建的帐篷,将现场遮得密不透风,好似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空间。四周拉起的警戒线,醒目而肃穆,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此处的严肃与庄重。此刻,只有核心技术组与法医在帐篷内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程望站在外围,身旁是林翔和现场勘查科副队长周启。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帐篷内挖掘的方向,神色凝重。
“水泥层厚度约18到20厘米,封得很实。”周启低声说道,手里小心地拿着一小块碎屑样本,眼神专注地研究着,“这种封法不是普通人会用的,胶水与水泥比例很讲究,掩埋前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他微微皱眉,似乎在从这小小的样本中,试图还原出当时掩埋者的心思。
“掩埋对象也不普通。”林翔接过话茬,目光一刻也未从破开的坑口移开,像是要把坑底看穿,“封得越严实,越想遮住气味和腐败痕迹,不让别人发现。”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凝重,仿佛已经预感到坑底掩埋之物的不寻常。
随着几块石板被小心翼翼地完整撬开,一层黑土缓缓显现出来。异味并未如人们预想的那样瞬间爆发,而是如同一个长久被压抑的幽灵,沉着缓慢地向四周渗透,那股子味道,就像是某种禁忌的东西终于挣脱了束缚,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戴口罩。”程望低声提醒一声,他的目光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地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与专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时刻的到来。
第一个铲入泥层的动作由法医完成。操作员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双眼紧紧盯着泥层,手中的铲子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小心翼翼地剥离上层泥土,每一下动作都谨慎而缓慢,仿佛生怕惊扰到沉睡在地下的什么东西。遇到混凝土硬块时,铲子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他不得不加大力气,微微颤抖的手臂显示出挖掘的艰难。周围的人都屏气凝神,目光紧紧跟随着铲子的动作,现场安静得只能听到彼此轻微的呼吸声。
几分钟后,一块织物边角终于显露出来——是布料,类似运动裤面料,颜色已因长期埋藏而发黑,像是被岁月无情地侵蚀,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见到可疑纤维,开始分层挖掘。”林翔沉声说道,他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与果断。
整个开挖过程持续了接近两个小时,每一分钟都仿佛被拉长。终于,当那具高度腐败的尸体被完整从土中取出、用尸袋装载上担架的那一刻,帐篷外突然传来林音撕心裂肺的哭声——
“是瑶瑶……她穿的是我那条蓝色运动裤……是我借她的……”林音的哭声回荡在山林间,充满了悲痛与绝望,仿佛要将这些日子所经历的恐惧和痛苦都宣泄出来。
程望面色凝重,迅速走近一步,对在场技术员低声而又清晰地吩咐:“保存衣物、骨骼、指甲、毛发等可提取dnA的样本;立即启动身份比对程序,与林音提供的家属联系,申请对比样本。”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沉重的石头,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尸体表层无明显锐器伤口,但颈部与下颌位置骨骼轻微错位,可能存在手掐勒压痕迹,尸检需要进一步确认。
林翔站起身,摘下手套,脸上满是严肃与专业:“基本判断:死者为年轻女性,死亡时间为三至六个月前,因封存状态较好,腐败速度减缓。初步怀疑为窒息致死。”他的声音冷静而沉稳,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
“凶手为什么要埋?”周启沉声问道,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思索,似乎在试图从凶手的角度去理解这一行为。
“因为杀人了。”程望低声答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带着无尽的寒意,“如果是自然死亡,哪怕吓死,也不会处理得这么干净。”程望目光如刀,紧紧盯着前方,“他怕这具尸体成为突破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凶手心思的洞察,以及对案件的敏锐判断。
……
当晚,县局指挥组召开临时紧急会议,针对瑶瑶身份的确认与遗体法检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室里灯光通明,气氛严肃而凝重。程望主持会议,所有侦查组通过同步连线参与其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林音说,死者是曾试图逃跑的女孩之一,叫周瑶,四川人,身份证件在她手上。我们已经联系当地派出所,请求协查家属与dnA样本核对。”程望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清晰而有力。
“现在的问题是——”程望目光扫过全场,眼神犀利而专注,“死者身份一旦确认,我们必须立刻定性为非法拘禁致人死亡案,立案等级将上调,所有流程必须合规,证据链必须完整。”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案件的严重性。
刑技科一组成员提问:“程队,这算不算‘杀人灭口’?”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思考与疑惑。
程望沉声道:“还不能定性。要看她是因试图逃跑被故意杀害,还是在被胁迫中意外死亡。两种情形,量刑差距极大。”他的声音沉稳而冷静,展现出对案件的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