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对症(第2页)
“所以,咱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大伙就会用人粪兑水浇灌秧苗,秧苗就会长得又壮又结实!”
宋小虎与宋槐听得目光发亮,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对于这两点,他们从小跟着父母在地里摸爬滚打,早就模糊地知道什么时候下什么肥,但那也仅仅是知其然,跟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照做罢了,从未像今天这样,认真思考过其中的所以然。
而今听宋小麦如此别开生面的讲解,二人仿佛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脑中那曾朦胧的窗户纸被猛地戳破,顿时明悟过来!
“小麦,想不到...你这么小,就懂了这么多庄稼事!”
宋小虎满心惊叹,佩服的五体投地:“以前我也问过我爷,为啥非要在这个时候浇那种肥,不在别的时候...”
少年悻悻地,摸着脑袋嘿声一笑,“我爷就吹胡子瞪眼,说老一辈人都这么传过来的,跟着做就是了!问那么多干啥!”
“哪晓得,原来...原来这里面真有这么多门道!”
宋槐也激动的点头,眼神里全然一副发现了新大陆的兴奋。
两个少年过于崇拜的目光,反倒是宋小麦有些心虚起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摆摆手:“我哪儿懂什么种地啊,可别把我当什么高人。”
她直言:“我也就是这半年,看我哥哥他们读书,跟着瞎看了几本讲农事的闲书,自个瞎捉磨,胡乱悟出来的一点想法罢了。”
宋小麦笑道:“其实吧,我觉得这世上很多事儿,甭管是种地、做工、还是做人,里头都有它自个儿内在的运行道理。”
“全得靠咱们用心去观察,去琢磨,去悟才行!”
她将话题拉回来,指着地上的一个圈道:“就像这秧苗,它虽不会说话,但它每个阶段需要啥,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叶子黄了需要什么肥、长得细又得加啥,不结果或结不好又是因为啥...咱们就得像郎中号脉一样,去弄懂它的需求。”
宋小麦望着俩人恍然大悟又满是纠结的小脸:“所以啊,这沤肥一事,往后也不能瞎搞,咱们得试着去琢磨,秧苗每一段生长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肥力才是最好的?”
接下来,她让二人今后堆肥时,可以尝试多种搭配,比如用豆饼豆渣沤成水肥、用鱼肠鱼鳞沤制腥肥、用兽骨之类沤成骨肥等等。
整整用了一个下午时间,她不仅给二人提出了分类沤制不同肥料的建议,也一并提出了试验田的概念。
并道,她会在附近买下一块田地,让俩人专程用来试验肥料所用。
“咱们可将田地划出几块一般大小的小地,每一块小地,都种上同样的山薯苗,栽种的深浅、间距都一模一样,浇水、除草也同时进行,唯独一点不同...”
盯着两个屏息凝神的少年,宋小麦静静道:“便是给每一块小地,施上咱们用不同法子沤出的肥。”
“每一块地用了什么肥,皆需拿木牌清清楚楚地标记好,记在咱们的账本上。”
“待过一段时日,好坏优劣,不就清清楚楚了?”
两个少年早已听得信心潮澎湃,神思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