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雷铭
但宋小麦描述中,这洗漱台不仅可以归纳一家人洗漱用具,还要在架子上放一块镜子...
眼看家中男娃女娃都已长大,到了爱美的年纪,镜子精贵,给每人配一个多少有些奢侈,但若在共用梳洗架上放一个,大家便都能用得着,倒是极好。
再则那衣柜...
从前一家人衣服也没几件,都归在一个破箱笼里,从未想过放不下或是起皱的问题。
可近半年来,每人冬衫都做了好几套,开春后又一人做了两身春衫,那小小箱笼立刻就告了急,如今一家人的衣服,好些都整齐叠在炕头放着,落灰不说,也显杂乱。
更重要的是,两个女儿年纪也大了,衣服再不能跟兄弟几个共同堆在一起,太不像话,所以这衣柜更不能省。
再加上,宋小麦设计的横挂实在让人动心,家里难得有了几件好衣裳,若能挂着不起皱,自是好的!
最后是家里几个读书孩子的书桌书柜,此物王氏几乎没有犹豫,更是省不得。
“噗...”
想着想着,王氏也忍不住笑出了声,知晓这钱怕是省不住了,对宋小麦颔首道:“成,你这丫头想的比娘周到,就按你的来!”
宋秋生见娘松了口,早已迫不及待,兴奋喊出:“小麦说的在理!”
“椅子就要打个靠背的,坐着舒服!”
“我看镇里学堂的先生就坐那样的!”
说到镇里学堂,宋小麦知晓就在前日,陈青山带着兄弟几个去了一趟镇上的清河书院。
此事陈青山前几日上课时便提前知会过几人。
原来,清河书院近日来了一位讲学夫子,姓贺,名文渊,与陈青山乃旧识,早年一同进学,甚至还曾同期参加过院试府试。
这位贺夫子学识渊博,尤其在经义注解上有独到见解,在某些方面,连陈青山都自叹弗如,认为其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时运不济,贺文渊与陈青山一样,至今仍是秀才功名,未能更进一步。
陈青山素来惜才,也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
他将宋冬生几人带去,一是想让几人开阔眼界,听听不同的见解思路,于学业有益。
二来,也存了几分让老友贺文渊帮忙“掌掌眼”的心思,让其品评一下自己几个学生资质学问,或许能获得一些不同的见解。
宋冬生沉稳,回来后只道贺夫子讲学精深,受益匪浅。
宋秋生则兴奋地比划贺夫子讲课如何风趣,观点如何新奇。
连内向的宋修远,眼中也闪着光,小声说和夫子夸他字有风骨。
宋小麦感叹,当初几人在周目底下学字时,明明是三哥宋秋生精进最快,五弟宋修远只会闷头练写自己的名字,那字写的...比之她刻意写的歪歪扭扭,也好不了许多。
却不曾想,这孩子不知哪日开始,突然开了窍,如今一笔字写的,竟与宋秋生平分秋色。
不假时日,定有所成。
话又说回来,这次几人在贺夫子那里,最重要的收获,还是听到的那个消息。
贺文渊因常年在外奔波,消息更为灵通,他透露今年科考似有新风向,学政大人尤为看中贴合时务,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而非一味死守经义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