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盖房

四月十八,天干地支配合及星宿位置均适宜动土兴建。

这天天刚蒙蒙亮,宋家小院便已热闹起来。

墨师傅捏着一叠厚厚图纸,带着宋家村一帮青壮,指挥大伙将隔在宋小麦与宋大田家多年的那堵墙,“呼啦”一声,尽数推倒。

紧接着,便是宋大田家原有的一排屋舍,和柴棚。

宋小麦一家,这一天穿了一身崭新春衫,伫立在东屋前,静静望着那道土胚墙轰然倒塌,一片尘土过后,视野顿时开阔。

不知不觉间,一家人就湿了眼眶。

王氏从没想过,自家能有盖起这样气派、舒适新房的一天。

宋小麦亲自画下的图稿,一家人早已围在一起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宋小麦将墨师傅邀至家中时,几人又仔仔细细听了一耳朵。

图纸上的新家,融合了宋小麦前世记忆和古代工艺,整体依旧是青砖灰瓦的合院样式,但内在布局却大为不同。

决定买下宋大田家的一刻,她便计划将旧宅完全推倒,重新规划。

不再是传统的几间正房厢房围拢样式,而是设计成了一个类似冂字形的布局,功能划分明确。

院子坐北朝南,正中间依旧是宽敞的堂屋兼餐厅,是全家人聚集用餐、谈话议事之地,此屋采光也是最好的。

堂屋东西两侧,东屋为正房王氏居所,西屋为家中兄妹几个第二位长辈小姑居所。

紧接着,东屋两侧延伸两排厢房,每间厢房都不小,分内外两室,外室做兄妹几人各自的一个会客或书房使用,内室则为各自独立的卧室,私密又独立。

东厢房从北至南,依次是宋冬生、宋秋生、宋修远三兄弟住所,在宋冬生与宋秋生房屋中间,还有一间供兄弟几个共同使用的书房。

紧接着,在宋修远房间最后,也就是东南角上,还预留了一套屋舍。

对于这间屋子,大家都心照不宣,知晓周目早已预定。

只不过,随着那道墙的推倒,海棠树就到了院子中央来,无法在紧临他定的屋舍。

西厢这头,打头一间紧挨着宋慈姑的屋舍是长女宋月娥的屋子,后面跟着的便是小春生的住所,再接着就是宋小麦的屋子。

往后多出的一套,留作客房使用。

这便是前院大致划分。

随着宋大田家的屋子买下,后院地方也跟着变大,宋小麦将独立的洗漱区和厕所以及厨房之类规划在了此地,同时也打算,在自家后院靠近厨房位置,打一口新井,今后再也不用费劲巴咧的从村口抬水吃。

厨房宽敞明亮,预留了多个灶眼和通风口,旁边紧跟着的仓库和柴房,一应俱全,布局紧凑。

前院院子中央,宋小麦留出了一大片空地。

从海棠树开始延伸,她打算再种一些果树或者搭个葡萄架,夏日乘凉,秋日结果,四周用青砖铺出甬道,雨雪天也不怕泥泞。

她还设计了一条隐秘的排水系统,沿着屋檐和廊下布置,确保雨水能迅速排出院落。

最让一家人以及墨师傅都称奇的,还是宋小麦在厨房与堂屋连接处设计的一道空心夹道,实际就是一道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