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万流归处(第2页)
传习馆的孩子们画的那张画,此刻正贴在钟楼的内壁上。画中所有人的笑脸都在发光,连歪歪扭扭的“我们在一起”几个字,都化作了会浮动的光纹,与钟体的星轨、市集的脉络、城外的风脉相连。当青铜钟的第十二声钟鸣落下时,画中的光纹突然涌向空中,在穹顶拼出朵巨大的尘澜花,花瓣上浮现出各族人的面孔:有雾隐岛织网的渔人,有风瀚原修补风车的老者,有星瀚洲记录星轨的少女,还有砂澜岛牵着驼队的孩童……
“看那里!”苏辰指着尘澜花的花心,那里有个模糊的影子正在成形,像是个被无数光纹包裹的卵,“星录里提过‘源生之核’,说它是所有澜脉的起点,三百年前随着万流城的沉睡而隐匿,只有当所有流动重归一处,才会重新显现。”他话音刚落,花心的影子突然颤动,渗出五种颜色的光:风的青、浪的蓝、星的银、火的红、沙的金,五种光交织着,顺着穹顶的纹路流遍整座钟楼。
风澈突然想起祖父留下的遗言,转身奔向石塔后的密室。密室的石门上刻着“守途人”的螺旋纹,当他将掌心的风珀贴上去时,石门缓缓开启,露出里面存放的无数信物:有断裂的风珀风铃,有磨损的星盘指针,有半截火纹石,有被浪痕侵蚀的贝壳……这些都是三百年间,试图寻找万流城却失败的旅人留下的痕迹,每一件信物上,都凝结着微弱的流动气息。
“他们没有放弃过。”楚昭宁拿起一枚刻着雾隐岛浪纹的贝壳,贝壳里传来模糊的海浪声,像是旅人临终前的呢喃,“这些气息虽然微弱,却一直在这里等待,就像我们等待‘待醒星’苏醒一样。”她将贝壳放在密室中央的石台上,其他信物也跟着漂浮起来,围绕着石台旋转,与钟楼里的“源生之核”产生了共鸣,发出越来越亮的光。
酉时的风带着谷地里的花香吹进万流城,市集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半透明的人影。他们是三百年前沉睡的万流城居民,此刻正循着熟悉的脉络行走:穿着围裙的妇人在曾经的面包坊前徘徊,货郎挑着空担子走在石板路上,孩童们追逐着风鸟跑向城门……当这些影子触碰到苏醒的信物时,突然化作点点光尘,融入城内的风脉、水脉与星轨,像是终于完成了未竟的旅程。
钟楼的青铜钟再次鸣响时,“源生之核”已从花心的影子变成了实体。那是颗拳头大小的晶石,内部流转着五种颜色的光纹,表面浮现出与澜核相似却更古老的纹路。楚昭宁将雾隐岛的澜核靠近它时,两颗晶石突然相融,化作道贯穿天地的光柱,将万流城的坐标刻进了所有已苏醒的澜脉中。
“现在,无论在澜世的哪个角落,只要顺着流动的方向走,就能找到这里。”风澈望着光柱尽头的星空,那里的星轨已变得无比清晰,“祖父说,万流城不是终点,而是所有流动重新出发的地方。”他指着星轨上新出现的分支,那些分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伸,“就像孩子们画的画一样,我们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
夜幕降临时,万流城的第一盏灯在市集亮起。那是用风珀打磨的灯笼,被风托着悬在半空,光芒温暖而明亮。很快,第二盏、第三盏……无数盏灯笼亮起,沿着街道的脉络连成光带,与城外光河的星尘、夜空的星轨交相辉映。新船停靠在城门口的溪流边,船帆上的融合纹与城内的光带融为一体,帆角的尘澜花图案,正开得无比灿烂。
守在船尾的少年突然发现,船舱里那株暖澜花的藤蔓,已顺着船舷爬向了万流城的城墙。藤蔓上的新叶里,正浮现出下一段旅程的画面:有覆盖着冰雪的山脉,有漂浮在星空中的岛屿,有流淌着岩浆的峡谷……而在这些画面的尽头,都有一粒闪烁的星尘,像在等待被点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