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 作品

第71章 澜光永昼

寅时的护生堂后巷飘着烤奶饼的香气,苏辰望着墙角新砌的“澜脉留言墙”——砖块上刻着各地百姓的手写短句:西域商人刻“暖澜是走不散的商路”,漠北牧民凿“襁褓是草原张开的怀抱”,最下方是虎娃小满用木炭画的襁褓形太阳,旁边歪扭着写“光在,暖就在”。晨雾中,几个早起的虎娃正往砖缝里嵌暖澜花种,说“要让留言墙开出会讲故事的花”。

楚昭宁抱着“八荒护生澜光志”走进书房,册页里夹着各地送来的“澜光信物”:北疆雪部落的冰棱透镜,能在阳光下映出襁褓形的彩虹;西域粟特人的鎏金灯台,灯芯用暖澜花茎制成,燃烧时会飘出护生歌谣的淡香;南海鲛人的荧光珠串,每颗珠子都裹着襁褓纹的光影,据说能在深海照亮迷失的幼崽。“明渊从极东群岛传回消息,”她指着册页末页的贝壳画,岛上的原住民竟把护生纹刻进了图腾柱,“他们说看见襁褓形的光,就知道是八荒的‘家’在召唤。”

金銮殿内,小皇帝正对着“澜光永昼仪”调试——青铜仪盘上刻着八荒二十四时辰的襁褓纹变化,中心的暖澜花芯嵌着南海鲛人泪凝成的“永昼珠”,无论昼夜都泛着温润的光。“苏相可知,”他转动仪盘,北疆的“雪昼”刻度旁跳出冰棱襁褓的光影,西域的“沙昼”刻度旁浮现驼铃襁褓的轮廓,“漠西汗国把这仪盘的纹样铸进了国库钥匙,说‘护生的光,是八荒最珍贵的宝藏’。”

巳时,护生堂的“澜光工坊”里,一场跨时代的“光纹实验”正在进行:南疆巫医将荧光草药汁染进襁褓布,制成能在雨夜发光的“澜光襁褓”;西域工匠把琉璃片磨成襁褓形棱镜,能将阳光折射成八荒各地的图腾光影;最特别的是漠北铁匠的“澜光甲胄”——甲面用陨石铁与暖澜花金箔锻造,遇敌时迸出的火星竟凝成襁褓纹的形状,“就像用温暖的光,挡住所有恶意。”

申时,八荒各地的“澜光异动”纷至沓来:北疆冰原的极光中,首次出现襁褓形的光带,老萨满说“这是护生的魂,融进了天地万象”;西域沙海的绿洲中央,暖澜花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影子竟投出巨大的襁褓纹,路过的商队纷纷下马,在光影里给虎娃们换上新缝的澜光襁褓;江南水巷的石桥上,百姓们用灯笼摆成襁褓形的光阵,随水波晃动时,整条河都成了流动的“暖澜光河”。

酉时,护生堂外的“澜光祭典”准时开始:北疆驯鹿队驮着缀满冰棱灯的襁褓形雪橇,在广场中央划出光的弧线;西域商队的驼铃上系着鎏金襁褓纹灯,随驼步摇出细碎的光雨;南海鲛人在水池中舞出鱼尾形的澜光,光影里映着襁褓纹的千般变化。小皇帝捧着“澜光诏”走出金銮殿,诏书上用八荒文字写着“以光为纹,以暖为魂,八荒永昼,护生常明”,下方盖着用暖澜花汁调成的“万生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