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暖澜成川(第2页)
酉时初刻,寿州城的立夏河灯漂入暖林河道,河灯是四域形状的合璧:灯底是北疆毡帐的圆,灯身是江南水榭的方,灯顶是塞北风车的旋,灯穗是寿州甲叶的尖,每盏灯上都写着四域虎娃的暖愿:“愿暖川流过北疆的戈壁”“愿暖川漫过江南的石桥”“愿暖川润过塞北的草场”“愿暖川映过寿州的谷田”。虎娃们松开手,河灯随波漂向远方,灯影映着暖林的枝叶,在水面织成流动的暖澜,明渊忽然指着灯影重叠处:“看,那像四域虎娃手拉手,在暖川里划船。”
亥时初刻,护生堂的火塘边,四域老者围坐讲“暖澜旧事”。江南老者抚着暖林的枝叶:“当年寿州的谷种刚到江南,虎娃们怕它水土不服,便用塞北的沙土拌江南的泥,用北疆的融雪兑江南的雨。”塞北老者接过话茬:“如今塞北的沙枣在寿州结果,果肉里竟带着寿州谷穗的香,这便是暖澜的妙处——让各地的暖,都长了别人的模样。”虎娃们摸着明渊长袍上的暖澜暗纹,小丫头忽然举起自己的暖澜带:“等我带着它去海岛,要让那里的虎娃知道,暖川的水,是从四域的心里流出来的。”
这一夜的护生谷田,暖林的枝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四域河灯的光映着暖澜川碑,把“暖澜成川”四字拉得老长,如同一条真正的暖之河,从寿州出发,漫过北疆的戈壁、江南的石桥、塞北的草场,流向海岛的沙滩。千里之外的四域土地上,北疆牧民望着暖川河灯漂过毡帐,江南绣娘在暖川倒影里绣帕子,塞北虎娃追着暖川光影跑,海岛孩童在暖川潮痕里捡贝壳——每个角落的人,都在这场暖澜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滴水,又让这滴水,成了暖川的一部分。
明渊在《护生澜志》中写下:“暖澜成川者,非川之广,乃心之阔——北疆之暖不拒江南之柔,江南之暖不斥塞北之刚,塞北之暖不避海岛之远,寿州之暖不矜本土之丰,待得千域暖水相认、相汇、相和,方知人间最壮阔的暖,从来不是独流的江,而是千万条暖溪,带着各自的故事,奔涌成川,润泽天下。”案头的暖澜笺上,四域的墨痕早已晕染开,像暖川的波纹,一圈圈荡向远方——而明渊知道,当每个虎娃都懂得“自己的暖,也是别人的暖”,当每片土地都愿意“借暖给远方”,这场始于寿州的暖澜,终将汇成永不干涸的川,流经人间的每个晨昏,让所有被暖浸润的土地,都长出会开花的希望,会结果的温暖,和永远相传的、属于全天下的护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