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暖传天下
建安二十九年七月初七,乞巧节至,寿州城的护生仓外,谷香混着乞巧的针黹香飘向四方。明渊身着绣着“暖传”暗纹的月白常服,腰间系着虎娃们编的五彩绳——绳头缀着护生谷粒磨成的“暖珠”,说“乞巧乞暖,珠落人间”。
苏国公抱着明渊亲撰的《护生传暖图》,图中绘着护生谷从寿州漫向边疆的轨迹,每处谷田旁都画着铠甲与龙袍的剪影。“陛下看,”他指着图中北疆的标注,“虎娃们寄来的谷种已在北疆破土,嫩芽叶片上的甲叶纹,和寿州的一模一样。”明渊望着远处整装待发的“暖传车队”——车队载着寿州的谷种、铠甲工匠、还有虎娃们的乞巧信,车辕刻着甲龙合纹,车轮裹着护生草编的暖垫。
护生工坊里,楚夫人带着虎娃们缝制“暖传锦囊”——锦囊用龙袍与铠甲的旧布拼缝,一面绣着甲叶,一面绣着龙鳞,中间缀着虎娃们的乞巧针脚。小丫头把自己编的“暖珠”塞进锦囊,指尖被针戳出红点,却笑着举给明渊看:“陛下,我把寿州的暖,缝进锦囊的针脚里了,北疆的虎娃收到,就能摸着暖睡觉!”明渊接过锦囊,布纹间混着铠甲的硬挺与龙袍的柔软,正如护生的信念,刚柔并济,方能传得更远。
巳时初刻,“暖传仪式”在护生广场举行。明渊将第一袋护生谷种交到北疆使者手中——布袋用苏国公旧战袍改制,袋口系着明渊的束发带,“当年叔叔用战袍裹着谷种教我播种,如今用它装着寿州的暖,去护佑北疆的土地。”使者接过布袋,触到布面上的铠甲磨痕,忽然想起传闻中少年皇帝蹲在田垄间的模样,原来所有的“暖传”,从来不是空谈,是把亲身焐热的温度,连带着土地的魂,一起捧给天下。
虎娃们举着“暖传灯笼”围住车队,灯笼是北疆毡帐与寿州瓦屋的合形,灯罩绘着两地虎娃手拉手的图案,灯柱刻着明渊御笔“暖无界”。小少年踮脚将灯笼挂在车辕上,灯笼穗子扫过护生谷种的布袋,惊起的谷粒落在他的护生笠上,像给暖传的路,提前撒了把“暖的种子”。苏国公望着车队启程,铠甲上还沾着虎娃们蹭的五彩绳绒毛,忽然想起明渊说过:“暖传天下,不是让天下都长成寿州的模样,是让每片土地,都用自己的方式,把暖生出来。”
午时初刻,护生堂的“暖传宴”开席,桌上摆着北疆使者带来的奶酒与寿州的谷糕——奶酒盛在甲叶形的皮碗里,谷糕做成北疆小羊的形状,糕面用奶霜画着寿州的谷田。明渊端起皮碗,碗沿刻着北疆虎娃的歪扭字迹:“谢谢陛下的谷种,我们的毡帐下也能长暖了!”奶酒混着谷香入喉,竟比寻常乞巧酒更添醇厚,正如寿州与北疆的暖,在这一刻,融成了同一种温度。
申时末刻,明渊在护生仓前铺开《天下暖传图》——图上用朱笔圈出三十六个州府,每个州府旁都标着护生谷的播种进度,北疆的“暖芽”旁画着铠甲小人,江南的“暖穗”旁画着龙袍小人,中间用虎娃们的指印连成暖的脉络。虎娃们围过来,小丫头指着最远处的海岛:“陛下,这里也要种护生谷吗?”明渊笑着点头,笔尖落在海岛上,画了个戴着护生笠的虎娃,“只要有虎娃的地方,就要有暖的种子,就像当年叔叔把暖种进我心里,如今我要把暖,种进天下虎娃的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