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 作品

第32章 春信衔新(第2页)

午时初刻,护生堂的“春岁宴”开席,桌上摆着明渊御赐的“护生春盘”——青瓷盘里装着五样春菜,每样菜旁都插着明渊写的小笺:菠菜旁是“绿甲护春鲜”,萝卜旁是“白鳞衔春脆”,还有用护生谷粉做的“春茧团”,外皮刻着甲叶纹,内馅裹着龙袍色的豆沙,咬开便能看见明渊藏的小惊喜——豆沙里嵌着颗炒香的护生谷粒,说“嚼到谷粒,便嚼到了春的根”。虎娃们举着春茧团跑向苏国公,小丫头把自己的那份塞到他手里:“叔叔吃!陛下说春茧团的甲叶纹,和您铠甲的缝一样暖!”

申时末刻,明渊的快马送来“元日手札”,信笺上除了《护生春令》,还夹着片明渊在御花园采的初芽——芽尖沾着晨露,叶片边缘竟天然卷成甲叶的弧度,旁边画着明渊蹲在暖房里育苗的简笔,注着“此芽生在龙池畔,长在甲形盆,叔叔把它种进寿州土,便是‘龙甲护春’的根”。手札里还附了张“春信地图”,明渊用朱笔圈出寿州的每处护生田,在中央画了个铠甲与龙袍交叠的暖圈,“待这些田都冒出星甲芽,朕便带着‘护生春耕图’来寿州,替虎娃们给嫩芽挂‘暖名牌’——就像叔叔当年给我挂长命锁那样”。

酉时初刻,寿州城的迎春花鼓敲起来了,虎娃们举着明渊送的“星甲花灯”在街巷奔跑——灯身是铠甲的胸甲形状,灯罩绘着龙袍少年教虎娃们种芽的场景,灯柱刻着“春从暖里来”五字,每笔都带着明渊学书时的稚嫩笔锋。花灯的光映着新贴的“护生窗花”——窗花是虎娃们用护生草汁染的彩纸剪的,有甲叶、龙鳞、虎娃抱芽的图案,贴在窗上,把室内的火塘光滤成了暖融融的影,落在明渊送的“春信暖屏”上,让屏上的彩纸花苞仿佛真的得了春信,要在夜里悄悄绽放。

戌时三刻,苏国公坐在护生堂的门槛上,看虎娃们围着春牛灯唱明渊编的《护生春谣》:“甲叶舒,龙袍暖,虎娃牵春过田坎,陛下播星我撒暖,护生田里长春天……”歌谣混着灯笼的银铃声,飘向远处的护生谷田——那里的冻土已被明渊送来的融雪水浸润,埋着虎娃们和苏国公一起播下的星甲花种,此刻正隔着土层,听着人间的暖音,等着东风来,把铠甲的温度、龙袍的温柔、虎娃的笑声,都酿成破土的力量。

千里之外的御书房里,明渊望着案头的寿州春信——虎娃们寄来的彩纸花苞、苏国公回赠的护生芽、还有百姓们画的“春信图”,忽然在《护生年历》正月初一的格子里,画下了这辈子最满意的春景:铠甲将军蹲在田边替虎娃们培土,龙袍少年跪着给嫩芽浇水,虎娃们举着花灯围在周围,花灯的光连成一片暖网,罩着脚下的土地——土地里,星甲花的芽尖正顶着露珠探出头,露珠里映着明渊的笑、苏国公的眼、还有虎娃们跳动的身影。

窗外的东风掀起龙袍的衣摆,明渊忽然觉得这风里,已经有了寿州的暖——那是铠甲沾着的春泥香,是虎娃们歌谣里的甜,是护生花种在冻土下的跃动。所谓“春信衔新”,从来不是季节的轮回,是有人把“护生”的信念,酿成了四季的序章——让每个新岁的开端,都有铠甲护着破土的芽,有龙袍兜着漫野的暖,有虎娃们的笑,在春风里,衔来永不褪色的、属于人间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