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五章 王师入川
时值三月下旬,连绵的春雨总算歇了片刻,尽管如此,天空依然阴沉,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汉州城外的旷野之上,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雒水在连日的降雨后微微上涨,浑浊的水流奔腾而下,裹挟着断枝残叶,发出沉闷的声响。这股洪流毫无生气地向着下游流淌,似乎也被这压抑的氛围所影响。
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气息,浸透了一种山雨欲来前的凝滞与压抑。连风都显得异常沉重,带着沉甸甸的寒意,让人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在这漫长的半个月里,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随着两万东川军的溃败,顾彦晖逃回梓州,也代表着东川势力已经彻底退出了这场对西川蛋糕的瓜分。
而宋行能的七万大军入驻蒙阳与山行章会合,又让原本摇摇欲坠的防线暂时稳固了下来,成都的田令孜和陈敬瑄再次多了几分安全感。
汉州和蒙阳之间,仿佛被一种诡异的默契所笼罩。
李倚、王建以及西川军这三方势力,彼此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克制。他们似乎都心知肚明,此时并非开战的最佳时机,于是都刻意避免直接冲突。三方势力都在忙于巩固自己的防线,加强壁垒,整顿军队,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战斗。
李倚原本每日都会派出骑兵进行骚扰,但现在这种骚扰也戛然而止。与此同时,符道昭率领的凤翔羌族联军已经按照计划前往白鹿山,准备随时发动进攻。
而王建的数万阆州军,也在数日前开进了汉州大营。这一举动无疑让李倚对王建多了几分忌惮,因为这意味着王建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这片肃杀背景下,一支大军自北方官道迤逦而来。队伍衣甲鲜明,旌旗招展,远望去颇具声势。
中军一杆“韦”字帅旗格外醒目,旁边更有代表朝廷威权的节钺仪仗,煊赫庄重。
然而稍近些,便能看出端倪:旗帜虽多,却略显凌乱,不如边军那般杀气森然;士卒们衣甲虽新,眉宇间却带着长途跋涉的倦怠,以及一种久在京城养出的、与这片血腥前线格格不入的虚浮之气。
在大军的最前方,众人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一个人。这个人年纪大约五十岁左右,身着一袭紫色的官袍,腰间束着一条金色的腰带,面容清瘦,三缕长须被梳理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杂乱。他便是新近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并奉命讨伐叛逆的统帅韦昭度。
韦昭度正端坐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他竭力挺直自己的腰背,想要展现出西川行营招讨使应有的威严和气势。然而,他微微皱起的眉头以及眼神中那一丝难以完全掩盖的审慎和忧虑,却无意中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前方那黑压压的人群,这些人都是前来迎接他的。当他的视线落在那个身着戎装、率先躬身行礼的身影上时,他的眼底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惧和疏离。这个身影,正是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