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初识校园!未来的科研圣地!
告别了略显混乱但效率尚可的新生报到处,秦风深吸了一口九月午后略带燥热的空气,空气中夹杂着桂花的甜香与新翻泥土的清新,以及一种独属于顶尖学府的、厚重而鲜活的学术气息。他拎着简单的行李箱,手中攥着刚领到的宿舍钥匙和那张印着他青涩照片的校园卡,心中却是一片波澜壮阔。 燕京大学!这座承载了无数荣耀与梦想的象牙塔,此刻正以一种恢弘而包容的姿态,向他敞开了怀抱。
“总算是进来了。”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与之前在校门口遭遇的那些“校园风云人物”的小插曲相比,他此刻更关注的是这片即将成为他未来几年“主战场”的广阔天地。
他没有急着去寻找自己的302宿舍,而是选择先在这座闻名遐迩的校园里随意走走,感受一下这所国家最高学府的脉搏。
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两旁是参天的梧桐与香樟,枝繁叶茂,浓密的树冠在头顶交织出一片巨大的绿色穹顶,将炙热的阳光切割成无数跳跃的光斑,洒在过往行人的身上。
不时有穿着各式院系文化衫的学长学姐们,骑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带起一阵清风,留下几串银铃般的笑声。也有三三两两的新生,和他一样,脸上带着好奇与兴奋,指指点点,对着每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建筑发出惊叹。
“哇!快看!那是燕京大学的校史馆哎!看起来好气派!”一个扎着马尾辫,背着一个比她人还高的登山包的女生,激动地对同伴说道,然后掏出手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还有那边那个!好像是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楼!天哪,我以后就要在这里上课了吗?感觉像做梦一样!”另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生,也忍不住捂住了嘴,眼中闪烁着小星星。
秦风看着这些充满了青春活力的身影,心中也是微微一笑。曾几何时,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只不过,现在的他,因为有了【学神黑科技系统】这个逆天外挂,他的憧憬,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大学生活,指向了更遥远、更宏伟的星辰大海。
他信步前行,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信息。
图书馆:知识的海洋,未来的战场
很快,一座气势恢宏、造型独特的巨大建筑,便映入了他的眼帘。那是一座融合了古典与现代风格的建筑群,主楼高耸入云,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座知识的灯塔,指引着求知者前进的方向。
“燕京大学图书馆……”秦风看着入口处那几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眼神中闪过一丝炽热。
关于这座图书馆的传说,他早有耳闻。据说,这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藏书量最丰富的单体大学图书馆之一,馆藏各类文献资料高达数千万册,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善本和前沿的学术期刊。对于任何一个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而对于秦风而言,这里不仅仅是天堂,更是他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军火库”和“练级点”!
【学神黑科技系统】发布的那些堪称变态的sss级主线任务,无论是“四年内专业第一,平均绩点4.9”,还是“发表五篇影响因子15+的sCi一区论文”,亦或是“解决一项重大理论难题”,都离不开海量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科前沿的精准把握。
而这座图书馆,无疑能为他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他看到不少学生正抱着厚厚的书籍,从图书馆的大门进进出出。有的行色匆匆,似乎在赶着去完成某个重要的课题;有的则悠然自得,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刚刚饱餐了一顿精神盛宴。
“啧啧,瞧瞧人家这学习氛围!”一个路过的中年家长,指着图书馆对身旁明显有些不情愿的儿子教育道,“儿子啊,你以后要是有空,就多来图书馆泡泡!少打点游戏,多看点书,将来才能有出息!你看人家燕京大学的学生,多自觉!”
那男生被说得满脸通红,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知道了知道了,比我妈还啰嗦……”
秦风心中暗笑。自觉?或许吧。但更多的人,恐怕是被各种论文、考试、以及导师的“亲切问候”给逼的。
他并没有立刻进去。他知道,图书馆这种地方,一旦进去了,没有个三五个小时,是绝对出不来的。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熟悉校园,特别是那些与他未来“黑科技研发”息息相关的科研重地。
不过,他在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等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来这座知识的殿堂,好好“扫荡”一番!
科研楼群:黑科技的摇篮
告别了气势恢宏的图书馆,秦风继续向校园深处走去。他的目标,是那些地图上标注的,代表着各个理工科学院系的科研楼群。
物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这些名字,在他眼中,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代号,更是一个个未来黑科技诞生的摇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首先来到了物理学院的实验楼。这是一栋看起来略显陈旧,但却充满了科研气息的五层小楼。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窗,他能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精密的光学仪器、真空设备、以及一些他暂时还叫不上名字的复杂装置。偶尔还能看到穿着白大褂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里面忙碌地穿梭,神情专注而严谨。 “杨氏双缝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塞曼效应……霍尔效应……”秦风的目光扫过几个实验室门口挂着的实验项目牌,心中默默盘算着。这些基础物理实验,虽然他早已烂熟于心,但大学的实验设备和要求,显然比高中要高出不止一个量级。
“系统,这里的实验条件,应该足够我进行一些初步的‘微型马赫环’改进型实验了吧?”秦风在心中问道。
“叮!根据系统扫描,燕京大学物理学院基础物理实验室及部分高年级实验室,拥有进行亚原子尺度粒子操控及探测的初级设备。若宿主能获得相应权限,并辅以系统提供的【实验微操辅助(中级)】及【数据分析优化(初级)】功能,进行‘微型马赫环’的改进型实验,并探索其在新型粒子加速或高能射线产生方面的应用,成功率可提升至35.7%。”系统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精准而……不带丝毫感情。
“35.7%吗?已经不低了。”秦风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种涉及到前沿科技的探索,任何一点成功率的提升,都弥足珍贵。
离开物理学院,他又来到了不远处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这里的研究氛围,似乎更加“火热”一些。他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着的一些特殊化学试剂的味道,还能听到某些实验室里传来仪器运转的嗡鸣声。
“常温超导体……”秦风的眼神,变得有些炽热。
自从上次在食堂,被系统提示那几片烧焦的茄子皮中蕴含着“准二维电子云轨道共振结构”,并由此萌发了关于常温超导体的“异想天开”之后,这个念头,就如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无时无刻不在生根发芽。
他知道,常温超导一旦实现,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将是颠覆性的!而材料科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