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火牛破燕·安平君田单传(第2页)
那亲信赶紧把这话传给骑劫。骑劫一听,眼睛都亮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招!齐国人不是讲究孝道吗?刨了他们的祖坟,看他们还硬气不硬气!”
第二天一早,骑劫就带着一队燕军,跑到即墨城外的坟地里,抡起锄头就刨坟。您想想,那片坟地埋的都是即墨百姓的祖宗,燕军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坟头一个个挖开,尸骨扔得满地都是,还点上火把,把骨头烧掉,黑烟滚滚,飘了十几里地,连即墨城里都能闻见焦糊味儿。
即墨百姓登城一看,当场就炸锅了,个个气的七窍生烟,血灌瞳仁,把燕军恨到了骨子里,田单站在城头,说道:“乡亲们!燕军这是欺人太甚啊!刨咱们的祖坟、烧咱们祖宗的骨头,这仇不共戴天!今天起,咱跟燕军拼了,就算是死,也要拉着他们垫背!”
“拼了!跟燕军拼了!”全城的喊杀声震得城墙都在颤抖,田单要的就是这效果——人心齐了,士气满了,现在就差一个“破局”的机会了。
公元前279年秋天,田单看着即墨城里摩拳擦掌的军民,又看着城外燕军松散的防备,知道“动手的时候到了”。
田单让城里的老弱妇孺都上城头,穿着破旧的衣服,拿着木棍假装巡逻;又派了几个老百姓,抬着一车金银财宝,去燕军大营投降,哭着说:“即墨城实在撑不住了,明天就开城门,求将军别杀我们!”
骑劫一看,城头上都是老弱病残,还有人主动来投降,立马飘了,拍着桌子大笑:“哈哈!田单那小子,终于撑不住了!来人啊,摆酒庆功,明天等着接收即墨城!”燕军士兵一听要赢了,也都放松了警惕,有的喝酒,有的赌钱,大营里乱糟糟的,连岗哨都少了一半。
田单暗中召集了一千多头健壮的公牛,让士兵在牛角上绑着锋利的青铜刀,牛尾巴上拴着浸满桐油的麻布,牛身上披着画着龙纹的红布。再选了五千名精锐士兵,穿着黑衣,脸上涂着墨,拿着短刀和长戈,组成“敢死队”,跟在牛群后面待命。
田单让城里的老百姓都准备好铜盆、铁锅、石块,跟他们说:“等听见城外有动静,你们就使劲敲铜器、扔石块,声音越大越好!”老百姓都知道要打大仗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田单下令。
到了三更天,天上没有月亮,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燕军大营里,士兵们要么醉倒在帐篷里,要么趴在地上打盹,只有几个哨兵靠着树干打哈欠。
田单站在城头,大手一挥:“点火!出击!”
士兵们冲上去,点燃了牛尾巴上的麻布。“呼”的一声,火焰顺着桐油烧起来,疼得公牛“哞——”地一声狂叫,跟疯了似的往城外冲!
您再看这千余头火牛——尾巴着着火,像拖着一条火龙;犄角上的利剑闪着寒光,;身上红布飘着,龙纹在火光里忽明忽暗,看着就跟“神兽下凡”似的! 它们一头接一头钻出城墙洞,直奔燕军大营,所到之处,帐篷被撞塌,火把被撞飞,燕军士兵刚从梦里惊醒,还没看清是什么东西,就被牛犄角戳穿了胸膛,或是被牛蹄踩扁了脑袋!
紧随其后的五千敢死队,飞快的冲进燕军军营,见人就杀、遇帐就烧——有的燕军士兵想跑,刚站起来就被短刀抹了脖子;有的想反抗,手里的兵器还没举起来,就被长戈刺穿了肚子;燕军大营里乱成了一锅粥!
即墨城头上,老百姓们使劲敲着铜盆、铁锅,“哐哐当当”的声音震得耳朵疼;有的还往城下扔石块,喊着“杀燕贼!复齐国!”,声音比打雷还响。燕军本来就慌,再听见这动静,还以为齐国的援兵到了,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只顾着往营外跑,连盔甲武器都扔了。
骑劫呢?他正醉醺醺地躺在帐篷里,听见外面的混乱声,还骂骂咧咧地喊:“吵什么吵!不就是几个齐国人投降吗?”刚穿好一只鞋,就听见“哞”的一声,一头火牛撞进帐篷,牛角直接戳穿了他的肚子。骑劫惨叫一声,当场就没气了——这位“草包将军”,到死都没明白,自己是怎么栽在田单手里的。
燕军士兵没了主帅,跟没头苍蝇似的往北边逃。田单一看,立马下令:“开城门!全军追击!”即墨军民跟潮水似的冲出去,顺着燕军逃跑的路线追,一路上,那些被燕军占领的齐国城池,守将见燕军大败,又听说田单带着“天神之兵”复齐,都开城门投降。
您猜怎么着?田单带着军队追了没几个月,就把乐毅当年占领的七十多座城全收回来了!齐国,就这么从“亡国边缘”硬生生被拉了回来!
当年冬天,田单带着军队,护送躲在莒城的齐愍王之子田法章(也就是后来的齐襄王)回到临淄。
齐襄王刚回到皇宫,就下了一道圣旨:封田单为安平君,拜为齐国相国,赏夜邑(今山东平度)一万户人家的赋税。田单跪在地上谢恩,可心里却明白——“功高震主”这四个字,是前人拿生命总结出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在齐襄王面前说田单的坏话:“大王,田单现在权倾朝野,老百姓都只知有安平君,不知有大王!他还动不动就把自己的衣服给老百姓穿,把自己的粮食给士兵吃,这不是收买人心吗?您可得小心啊!”
齐襄王本来就对田单有点忌惮,听了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了,想要找个机会治田单的罪。幸亏当时有个叫貂勃的大臣,胆子大,也敢说真话。他对对齐襄王说:“大王,您这话可就错了!当年乐毅打齐国,您躲在莒城,连性命都保不住。是田单带着即墨的老弱病残,用火牛阵破了燕军,收复了七十多座城,把您接回临淄。要是没有田单,您现在还在莒城受苦呢!他把衣服送给老百姓穿,是因为他心里装着齐国百姓,这难道不是您的福气吗?您怎么能怀疑他呢?”
齐襄王一听,脸都红了,赶紧说:“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当天就把说田单坏话的人杀了,还亲自去田单家里,跟他道歉:“之前是我不对,你可别往心里去。以后齐国的事,还得靠你多费心啊!”
可田单知道,君臣之间一旦有了嫌隙,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后来,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派人来齐国,说愿意用五十七个城池换田单去赵国当相国。田单想了想,就跟齐襄王请辞:“大王,我在齐国待了这么久,也该换换环境了。赵国愿意用城池换我,对齐国也有好处,我就去赵国吧!”
齐襄王心里其实也想让田单走,又不好明说,就顺水推舟答应了。田单临走那天,临淄百姓都来送他,哭着不让他走。田单站在车顶上,对着老百姓拱手:“乡亲们,我田单这辈子,能让齐国重新站起来,就够了。以后你们好好跟着大王,齐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到了赵国,赵孝成王果然封田单为都平君,还让他带兵打仗。田单也没让人失望,很快就带着赵军攻克了燕国的三座城,又立了一功。可不管在赵国过得多好,田单心里,始终惦记着齐国的父老乡亲——那片他用奇谋和热血救回来的土地,终究是他的根。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田单写了一篇《田单列传》,还评价他:“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意思就是,田单打仗的时候,开始像大姑娘似的沉稳,让敌人放松警惕;等时机到了,又像兔子似的迅猛,让敌人来不及反应——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田单最厉害的,不是火牛阵,而是他懂“民心”。他在菜市场当市掾的时候,懂商贩和顾客的心思;在即墨守城的时候,懂百姓的恐惧和希望;复国之后,懂君臣之间的分寸。他所有的奇谋,都围着“人心”——反间计是抓准了燕惠王的猜忌,装神弄鬼是摸透了百姓的心理,火牛阵是激发了士兵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