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界雏形:天、地、冥的开辟(第2页)
天地分离之际,景象惊心动魄:昔日可攀的天梯尽数崩毁,建木断处生出万丈云海,昆仑绝顶化作缥缈仙山,凡人抬头只见苍穹高远,再难触及。有不甘的巫祝欲以法术重开天路,却被重以天规所阻,法术触及云端便化为飞灰;有留恋人间的神只想偷下凡间,被黎以地律所制,足踏大地便如陷泥沼。《尚书·吕刑》所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正是记此壮举。
天地既分,颛顼遂定三界之基。
天分九重,各有其司。最上为太极天,是元气汇聚之处;下为两仪天,阴阳二气在此交融;再下为三才天,日月星三光分野;往下依次为四象天、五行天、六合天、七星天、八卦天,最下为九宫天,与大地相接。诸神各归其位,天帝居于太极天统御万神,日月二神在三才天循轨运行,风雨诸神在八卦天掌管天时,再无擅离职守之辈。
地划九州,各设其牧。冀州居北,幽州在东,青州临海,徐州产稻,扬州多水,荆州有云梦泽,豫州居中,梁州多山,雍州产玉。颛顼命大禹继父业治水,疏通九河以定疆域,又令各州设牧伯,教民耕作桑蚕,禁绝私设神坛。凡人自此专注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巫祝成为官方祭祀,再不能私通神明。
冥在地下,自成体系。黎率部众于地脉深处开辟幽都,以泰山为界,东为人间,西为冥府。凡人寿终,魂魄由勾魂使者引至冥府,经十殿阎罗审其善恶,善者入轮回,恶者受刑罚。颛顼又命后土为幽冥之主,总领地府事务,使幽魂各有归宿,再无扰乱人间之患。
绝地天通之后,天地间逐渐安宁。农人不再因神怒而荒废田亩,诸神不再因琐事而偏离天职,幽魂不再因无依而滋扰生民。春日里,凡人耕田时可见甘霖自天而降,却不知是雨师奉天命而行;秋夜里,旅人赶路时偶闻地下传来钟鸣,却不知是阎罗在审定卷宗。人神鬼各居其界,各安其道,三界雏形自此而定,为后世万千神话铺就了序章。
岁月流转,建木的残根化为邓林,昆仑的断梯凝成玉石,唯有泰山之巅的石刻还依稀记着重黎托举天地时的身影。神居天,人属地,鬼入冥地准则在九州大地上流传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