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6章 林丹汗亡蒙古降(第2页)

天聪八年(1634年)夏天,青海大草滩的帐篷里,林丹汗躺在毡毯上,脸色蜡黄得像枯萎的草。他得了天花,高烧让他胡话连篇,一会儿喊着要杀回漠南,一会儿又喃喃念着成吉思汗的名字。身边的八大福晋(蒙古称"八大斡耳朵")围在旁边垂泪,她们知道,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汗,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

《蒙古黄金史纲》里说,林丹汗临终前把儿子额哲叫到跟前,从枕头下摸出一个锦盒:"这是传国玉玺,你带着它,要么复兴蒙古,要么......找个可靠的靠山。"这枚玉玺大有来头,传说当年元顺帝逃离北京时带走,后来在草原辗转百年,落到了林丹汗手里——它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林丹汗"天命所归"的最后念想。

八月,林丹汗死在了大草滩,年仅四十二岁。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正在跟范文程讨论军情,听到后沉默了半晌,突然下令:"让多尔衮、岳托率军去青海,务必找到额哲和那枚玉玺。"他知道,收服蒙古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在这个少年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额哲当时只有十岁,跟着母亲苏泰太后(林丹汗的大福晋)躲在鄂尔多斯部的领地。多尔衮没有动武,而是派使者送去了一封信,信里说:"你父亲与我为敌,那是上一辈的事。只要你归顺,我保证你和部众平安,还会把皇太极的女儿嫁给你。"苏泰太后看着年幼的儿子,又看看身边惶恐的部众,终于点头同意——她清楚,抵抗只会让更多人送命。 天聪九年(1635年)四月,额哲捧着传国玉玺,跪在了皇太极面前。当那枚刻着"制诰之宝"的玉玺被呈上来时,皇太极心情激动——这不仅意味着蒙古的臣服,更让他有了"继承中华正统"的理由。他当场册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还把自己的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给了他,《清史稿·藩部一》记载:"自此,漠南蒙古悉入版图,岁贡驼马无缺。"

那些曾经跟随林丹汗的部落,此刻彻底放下了顾虑。苏泰太后改嫁了济尔哈朗,囊囊太后(林丹汗的侧福晋)成了皇太极的妃子,其他福晋也都嫁给了后金的王公贵族。这种政治联姻像一张网,把蒙古贵族和女真上层紧紧绑在了一起——林丹汗生前费尽心机想统一的蒙古,最终以另一种方式"统一"了。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盛京的天坛前人山人海。皇太极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黄色龙袍,接受蒙古王公和满汉大臣的朝拜。当"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被高声喊出时,科尔沁部的首领奥巴第一个跪下磕头,身后的蒙古王公们跟着黑压压一片跪倒——从这天起,后金变成了"大清",而漠南蒙古,正式成了清朝的藩属。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