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91章 《少年大陈说》

这话一出,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秦朗。他方才被几位老夫子劝了几杯桂花酒,脸颊微醺,正与林诗允低声说着什么,闻言抬头,见众人都望着自己,忙起身拱手:“晚辈才疏学浅,方才已饮了几杯,怕是写不出像样的文字,不敢献丑。”

话音未落,镇南王陈昊忽然摇着折扇轻笑:“秦公子这是不给老夫面子?昨日论辩时那般锋芒,怎到了提笔时倒谦起来?”

他这话半是玩笑半是试探,立刻有几个幽州商会的官员跟着起哄:“是啊秦公子,镇南王都开口了,怎能推辞?”

“莫不是怕写不过沈兄与洛姑娘?”

秦朗眉头微蹙,正要再辞,三皇子却抬手笑道:“王叔莫要为难他。秦朗许是真醉了,不写也罢。”

这看似解围的话,却让场面更微妙——若秦朗此刻真的坐下,反倒显得怯懦了。

扬州藩司周大人捋着胡须道:“三殿下仁厚,可秦公子是国子监的魁首,今日不留下笔墨,怕是要被天下学子笑‘大比夺魁,却不敢作文’啊。”

秦朗看着眼前的阵仗,忽然明白了——这场笔墨,早已不是兴致所至,而是各方目光聚焦的试金石。他若退缩,便是落了镇南王的面子,也折了国子监的锐气。

“既如此,晚辈便献丑了。”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案前。酒意此刻恰好涌上来,胸中翻涌着连日来的论辩、四藩的暗涌、父亲的隐忍,还有方才韩振那句“少年人当有锐气”。

他推开众人递来的锦笺,取过最粗糙的麻纸,饱蘸浓墨,忽然抬手将酒盏里的残酒泼在砚台里,墨汁混着酒香,竟生出几分烈气。

“秦朗这是……”赵承德看得瞪大了眼。

林诗允却轻声道:“他这是醉了,也醒了。”

秦朗提笔的手微微发颤,却不是因为怯懦——那是酒意催化下的激荡。笔尖落在纸上,墨色淋漓,第一句便如惊雷炸响:

“欲言大陈之老少,必先言少年之责任。”

周遭瞬间安静下来,连丝竹声都低了下去。

他越写越快,笔走龙蛇,纸上的字仿佛活了过来:

“大陈之老,在四藩割据,在吏治沉疴,在因循守旧;大陈之少,在书院诸生,在朝堂新锐,在敢破敢立。老陈如残烛,照一隅而难暖全局;少年陈如朝阳,出东海而能耀四方!”

写到激动处,他竟提起笔杆重重顿在纸上,溅出的墨点落在衣袍上也浑然不觉:

“有人言‘四藩势大,不可撼动’,少年则言‘民心所归,何惧强藩’!有人叹‘典章僵化,难破旧局’,少年则叹‘《会典》立本,更需新思’!老臣谓‘天下已定,当守成’,少年则谓‘江山待兴,当进取’!”

镇南王陈昊的折扇早已停在半空,脸上的笑意僵住了——这哪里是写文章,分明是借着酒意,喊出了中枢想喊却不敢喊的话!

秦朗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酒气的灼热,也带着少年人的孤勇:

“少年智则大陈智,少年勇则大陈勇,少年强则大陈强,少年独立则大陈独立,少年自由则大陈自由,少年进步则大陈进步,少年大陈者,即明日之大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