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361章 诗词斗春波

洛洪刚要敲响开赛铜锣,忽闻身后传来环佩叮当。转身见陈睿渊贴身宦官周德海手持鎏金令牌,蟒纹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他身后跟着个面生的中年人,玄色锦袍暗绣三爪蟒纹,腰间系着三皇子专属的赤金螭龙佩。

"洛大人,这位是鸿胪寺少卿陆崇安,特来监审诗词场次。"

周德海尖细的嗓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三皇子殿下有令,文锋试关乎朝廷抡才,务必万无一失。"

洛洪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地拱手行礼:"陆大人驾临,蓬荜生辉。"

陆崇安似笑非笑地回礼,袖中滑出半卷明黄诏书:"洛大人过誉,下官奉殿下钧旨,定当严查每篇答卷。"他刻意将"严查"二字咬得极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学子。

观礼台下,赵承德扯着秦朗衣袖压低声音:"这陆崇安从未在扬州露过面,瞧这派头......"

话未说完,温清悠轻咳一声示意噤声,林诗允攥着槐花书签的手微微发白,目光不自觉望向秦朗。

秦朗摩挲着砚台的动作未停,火盆中焚毁的《推恩令》残片犹在眼前。

"文锋试第二场——即刻开考!"洛洪的喊声比往日低沉。

"诗词题目揭晓!"洛洪展开明黄龙纹卷轴,"其一,以《春日抒怀》为题作七言律诗;其二,依《浣溪沙》词牌,咏扬州三月风物。"

人群顿时骚动。

十二座学院的参赛席霎时骚动。白鹭书院的洛云舒轻摇团扇,扇面的工笔牡丹与她眉间朱砂痣相映成趣;漠北书院的叶寒舟摩挲着腰间弯刀,狼皮大氅下露出半截泛黄的边塞诗卷;清风书院的沈砚冷笑一声,提笔蘸墨的动作带着几分挑衅;鸿鹄书院的幽王世子陈靖则大大咧咧地往椅背上一靠,腰间螭纹弯刀随着动作发出清越鸣响。

赵承德扯着秦朗衣袖,锦袍上的云纹都跟着发颤:"这诗题看似寻常,可......"

温清悠轻抿茶盏的动作顿住,茶汤在青瓷碗里荡出细小涟漪;林诗允攥着槐花书签,小声嘟囔:"去年春试也考过《春日》......"

国子监席位上,林夫子抚着花白胡须颔首:"诗词之道,秦朗当仁不让。"

武夫子重重一拍大腿,震得案上笔墨跳动:"那还用说!这小子的笔杆子,比我的长枪还利索!"

洛洪的铜锣声惊散运河上的薄雾时,沈砚已将狼毫在歙砚里重重掭了三次。他盯着"春日抒怀"的题笺冷笑,眼角余光扫过秦朗伏案的身影——那个写出《漕运利弊论》搅乱局势的人,此刻正对着宣纸凝神。

洛云舒攥紧竹扇,扇骨上的泪痕斑在掌心硌出深痕。几日前的切磋还历历在目——那时她精心雕琢的《青玉案》,在秦朗信手拈来的《雨霖铃》前黯然失色。父亲那句"后生可畏"的叹息,此刻仍刺得她耳膜生疼。

砚台里的松烟墨泛起冷光,她望着运河上穿梭的画舫,忽然想起秦朗策论里"官督商营"的锋芒。素日写惯婉约词的手微微发颤,却在落笔时多了几分狠劲:"画舫笙歌绕碧汀"七个字力透纸背,韵脚处刻意选用入声险韵"寂"。

笔尖悬在半空,她又想起秦朗写《雨霖铃》时从容挥洒的模样。那日他淡淡道"填词当如用兵,险中求胜方见真章",此刻竟成了对她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