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252章 林夫子授课

“先谈经部,此乃儒家经典之所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中,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安邦之大道。《诗经》,可兴可观,可群可怨,能让人于辞藻间体悟世间情感;《尚书》,载古圣先王之训诫,可明兴亡之理;《礼记》,定人伦之规范,知礼仪之重。”林夫子微微一顿,目光深邃,似透过时空,与古人对话。“至于《易经》,变化无穷,阴阳相生,世间万象皆可从中寻得踪迹;《春秋》,一字褒贬,寓微言大义,让后人知善恶、明是非。此五经为经部之基,需细细研读,方能悟其精髓。”

接着,林夫子又道:“史部,乃历代史书之集。从《史记》之纪传体通史,到《汉书》之断代史,皆记录着王朝兴衰、人物沉浮。读史,可借古人之经验,察当下之得失。如司马迁忍辱负重着《史记》,其坚韧之志值得我辈学习;班固着《汉书》,严谨治学之态度亦是典范。史部之书,不仅是史实之记载,更是智慧之宝库。”

“子部,百家争鸣之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诸家学说,各有其长。儒家讲仁义礼智信,道家重自然无为,法家主以法治国,墨家倡兼爱非攻。不同学派相互碰撞,方有思想之繁荣。”林夫子微微眯眼,似在回味诸子思想的精妙之处。

“最后是集部,诗词歌赋、文人文集皆汇于此。文人之文集,亦能反映其一生之经历、思想之变化。集部之美,美在辞藻,美在情感,美在文人之精神世界。”

秦朗等人听得入神,时而微微颔首,时而提笔记录。

林诗允眼神中满是兴奋,小声对温清悠说:“夫子讲得真好,以前我只知其名,今日听夫子讲解,才知经史子集竟有如此博大精深之处。”

温清悠轻轻点头,目光专注在林夫子身上。赵承德则神情肃穆,似在思考着林夫子所言的深意。秦朗握紧手中的笔,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将林夫子所讲融会贯通,在交流大会上一展身手。

林夫子看着众人专注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深入讲解,将经史子集的奥秘一一揭开。

林夫子目光炯炯,扫视了一眼全神贯注的秦朗等人,再次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既言深入,便着重讲讲这五经。”

“首当其冲是《诗经》。它乃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风’者,十五国风,多为民间歌谣,质朴纯真,生动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百态与情感世界。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和鸣起兴,将男子对心爱女子的倾慕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流露,也是《诗经》‘风’的魅力所在。‘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文人所作,或歌功颂德,或针砭时弊,言辞典雅,韵律和谐。至于‘颂’,用于宗庙祭祀,庄严肃穆,以歌颂祖先功绩、祈求福祉为主。《诗经》之妙,不仅在其辞藻优美,更在其能以诗言志,以歌传情,是了解古代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的绝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