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 作品

第159章 扬名国子监(第2页)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随着人流走出教室。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这场闹剧虽已结束,但秦朗所作的《定风波》,以及这场风波中所展现出的人性百态,却在国子监学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他们日后漫长求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下课之后,国子监仿佛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因秦朗的《定风波》而掀起层层波澜。从典雅的藏书阁到宁静的泮池边,从学子们的宿舍到蜿蜒的回廊,到处都充斥着对这首词的热议。

一群年轻学子围聚在花园的石桌旁,桌上还摊开着书卷,可此刻他们的心思全然不在那上面。

其中一个身着蓝衣的学子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大声说道:“你们说,秦朗这首《定风波》,简直神来之笔!‘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光是这开篇,就把那种超脱外物、从容不迫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置身于风雨之中,却又能悠然自得。”

另一个手持折扇的学子接过话茬,连连点头:“是啊,而且‘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几句更是将豁达的人生态度推向极致。秦朗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境界,实在令人佩服。”

不远处的泮池边,几位女学子也在轻声谈论着。说道:“秦公子不但才华出众,这词中所体现的风骨更是令人着迷。想来他定是个内心坚毅、不为世俗所扰之人。”

而在藏书阁内,一位老学究正拿着抄录有《定风波》的纸张,对着身旁的年轻学子讲解道:“你们看这词,从起笔到收束,一气呵成,毫无滞碍。遣词造句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这不仅是文字功夫,更是人生阅历与智慧的沉淀。秦朗能作出此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与此同时,赵承瑞独自一人走在偏僻的小径上,听着周围传来的对秦朗的夸赞声,心中愈发恼怒。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秦朗,你别得意得太早,我定要想出法子,让你颜面扫地。”

温清悠回到自己清幽的住处,屋内布置典雅,窗台上摆放着几盆盛开的兰花,散发着淡雅的香气。她轻轻走到书桌前,铺开宣纸,磨好墨,提笔蘸墨,脑海中回想着秦朗吟诵《定风波》时的情景,笔下如有神助,将那首词一字一句地书写下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她的字迹娟秀工整,笔画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仿佛每一笔都倾注了她对这首词的喜爱。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放下笔,双手轻轻捧起宣纸,目光凝视着那首词,陷入了沉思。

她想起在课堂上,秦朗吟词时那沉稳自信的神态,那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将她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豁达的世界。词中所展现出的超脱与淡然,深深触动了她的内心。在这国子监中,她见过许多才子,可像秦朗这般能以词触动她灵魂的,却寥寥无几。

愣神间,她的思绪飘得更远。她想象着秦朗在风雨中,手持竹杖,脚踏芒鞋,悠然前行的画面,那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自在。她不禁自问,究竟是怎样的经历与心境,才能造就如此才情?她心中对秦朗的好奇与欣赏,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愈发蓬勃地生长着。

“这般才情,世间罕有……”她轻声呢喃,目光依旧停留在那首词上,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入心底。许久,她才小心翼翼地将宣纸叠好,放入一个精致的匣子中,仿佛珍藏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国子监内,关于秦朗《定风波》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久久未曾消散,而秦朗的名字,也随着这首词,愈发响亮地在这学府之中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