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学府风云起(第2页)
这时,苏晨和周恒也站到秦朗身旁,
苏晨神色严肃地说道:“赵公子,大家都是国子监的学子,本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此针锋相对,实在有损国子监的学风。”周恒则紧握双拳,一脸坚毅地说道:“没错,赵公子若执意要为难秦朗,我们也绝不袖手旁观。”
周围的学子们纷纷围了过来,对赵承瑞的行为窃窃私语,面露不满。
赵承瑞看着周围的情形,心中有些骑虎难下。他恶狠狠地瞪了秦朗一眼,说道:“今日暂且放过你,咱们走着瞧。”说罢,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走了。
秦朗看着赵承瑞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这只是个开始,日后在国子监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但他并不畏惧,他坚信,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凭借真才实学,定能在这学府中闯出一片天地。
陈源转头看着秦朗,说道:“秦朗,赵承瑞不会轻易罢休,你日后行事要多加小心。不过,有我们在,他也不敢把你怎样。”
秦朗感激地看着陈源、林宇和周恒,说道:“多谢几位兄台仗义相助,今日若非你们,我恐怕要独自面对这麻烦。放心,我不会怕他,我会用学问证明自己。”
众人相视一笑,就在赵承瑞狼狈离去,众人的哄笑声还未完全消散之时,学堂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位身着灰布长袍、头戴黑色方巾的讲师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走进了学堂。他面容清瘦,目光平和却透着威严,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正是今日授课的先生。
原本还带着几分喧闹的学堂瞬间安静下来,学子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襟危坐,脸上的嬉笑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的敬畏与专注。
看到讲师走进来,陈源趁着先生还未正式开讲的间隙,微微侧身靠近秦朗,低声介绍道:“这位是李修文先生,在国子监执教多年,学问渊博,尤其对儒家经典有着极深的造诣。他的讲解鞭辟入里,总能从独特的角度让我们领会经典的奥义。而且李先生为人谦逊温和,对学子们更是关怀备至,若你在学问上有任何疑问,尽管去请教他,必定能让你受益匪浅。”
秦朗微微点头,目光充满敬意地看着走上讲台的李修文先生。
只见李修文虽身着朴素的灰布长袍,但气质儒雅,一举一动都透着饱读诗书的韵味。
秦朗深知能在这样的先生门下学习是难得的机遇,此前与赵承瑞的冲突带来的情绪波动,此刻也因对知识的渴望而渐渐消散。
随着李修文一声“今日,我们继续探讨《论语》中的为政之道”,课堂正式开始,秦朗立刻全神贯注,沉浸在先生精彩的讲解之中。
李修文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学子的耳中。
他缓缓展开竹简,开始讲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所阐述的,乃是治国理政应以道德为根本……”
李修文的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将晦涩的经典条文转化为生动易懂的道理。他时而讲述古代贤君以仁德治国的故事,时而剖析当下朝政中的种种现象,让学子们对为政之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讲解过程中,李修文还不时地提问,引导学子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