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枫疯疯语 作品

第343章 讣告压顶,纽扣藏锋(第2页)

李慕云张砚秋王伯年......全上了讣告!"

他指尖抵着窗棂,指节因用力泛白——不是紧张,是克制着胸腔翻涌的热意。

昨夜苏若雪送回的丝带信封还摊在案头,十份空了的,对应着十位"已故"技师的住址。

此刻那些名字印在纸上,像十颗埋进土里的种子,只等春风一吹。

"顾先生,虹口急电。"青鸟掀开门帘,额角沾着星点汗,"山本一郎今早砸了特高课办公室,砚台碎在墙上,溅了秘书半脸墨。"他递过电报,字里行间全是日文的狂草,"翻译说他吼着'查!

查义庄!

查所有戴丝带的!

'"

顾承砚展开电报扫了眼,突然低笑出声。

他摸出怀表,铜壳在掌心暖得发烫——卯时三刻,正是义庄开吊的时辰。"去义庄看看。"他扯下搭在椅背上的藏青长衫,"带两盒赵师傅送的桂花糕,给巡捕房的老刘。"

静安寺义庄的香火气裹着晨露扑来。

顾承砚站在巷口,看着穿竹布衫的老匠、系蓝布裙的女工、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络绎不绝往门里钻。

每个人胸前都别着半枚雪纹花丝带,三瓣雪花暗纹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像连成串的星子。

"顾少东家!"看门人老周从门房探出半张脸,手里攥着半块桂花糕,"您给的丝带可管用了!

刚才特高课的人要闯进来,说要验尸首——"他努了努嘴,义庄前院的梧桐树下,三个穿黑制服的巡捕正搓着手来回踱步,"老刘说'吊唁的都是良民,出了事你担着?

',那日本矮子气得直跳脚!"

顾承砚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

穿米黄西装的山本一郎正攥着份报纸,喉结剧烈滚动,脖颈的青筋像蚯蚓般凸起。

他身后跟着两个特高课特务,手里的相机咔嚓作响,却连义庄二门都进不得——前院跪满了吊唁的人,有白发老妇拍着棺材哭"李师傅教我儿子织云锦",有青壮汉子红着眼眶烧纸钱"张师傅上个月还修了我家织机"。

"这是民意。"顾承砚低声对青鸟说,"山本敢动一个吊唁的,全上海的报馆都要捅他脊梁骨。"他摸出块银元塞进老周手里,"盯着点,要是有人硬闯,就喊'日本人毁我同胞灵堂'。"

话音未落,虹口特高课的摩托车声刺破晨雾。

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特务跌跌撞撞冲进义庄,凑到山本耳边说了句什么。

山本的脸瞬间煞白,报纸"啪"地掉在青石板上。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扶住梧桐树才站稳,喉间发出闷吼:"八嘎!"

"查出来了。"青鸟的声音里带着冷意,"仁和洋行那三个日籍职员的档案,被咱们换进了特高课的旧学籍册。

山本的人比对铜纽扣模具,查到了他们的工牌编号。"他望着山本攥紧的拳头,指节泛青,"现在特高课里,有人说山本故意包庇三井的人,有人说他被支那商人耍了——"

"够了。"顾承砚打断他,目光落在义庄后院的竹帘上。

苏若雪的月白旗袍角在帘后一闪,是约定的暗号。

他转身往巷口走,鞋跟叩着青石板,"去绸庄密室。"

密室里,"丝脉"热力图的红光映得四壁发亮。

十二朵雪纹花在地图上明明灭灭,杭州湾方向的微光正缓缓扩散。

顾承砚盯着那抹光,指尖摩挲着案头的《说岳全传》,钢笔尖在新页上悬了片刻,落下墨痕:"名可杀,志不可灭;人可隐,火不可熄。"

"顾先生!"苏若雪掀帘而入,鬓角的珍珠簪子沾着香灰,"盐帮的船已经起锚了。

王伯年带着二十个徒弟扮成灵棚搭建工,李师傅他们混在棺材铺的伙计里——"她突然顿住,目光落在他怀中鼓起的位置,"温感密书又发烫了?"

顾承砚摸出块蜂蜡裹着的绢帕,蜡层已融成半透明的膜,露出一行新字:"赵砚舟脱,沪西空。"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闪着水光,"沪西的日伪据点空了,赵师傅带着人冲出来了......火种南迁,第一程——到了。"

苏若雪轻轻握住他的手。

她掌心还带着义庄的香火味,混着桂花糕的甜:"该高兴的。"

"是高兴。"顾承砚将绢帕收进檀木匣,"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他望着热力图上杭州湾的光,突然笑了,"大概是赵师傅的酒还没喝到。"

夜渐深时,苏若雪坐在义庄的香案前整理吊唁名录。

烛光在她发间跳跃,照得册页上的墨迹发亮。

翻到最后一页时,她的手指突然顿住——那页纸比其他更白些,墨迹也更浓,分明是新换的。

署名栏里,"赵砚舟"三个大字力透纸背,登记时间赫然写着:"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初七 卯时二刻"。

而《申报》的讣告,是在卯时三刻印的。

苏若雪捏着那页名录站起身,烛火被穿堂风扑灭,黑暗里,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她将名录折好塞进袖中,转身走向门外的夜色——顾承砚还在绸庄密室等她,有些事,得让他亲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