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非哥 作品

第232章 餐桌上的提议

深圳的晚风带着海的潮气,卷过餐厅的落地窗时,林晓正往褚果碗里夹了块清蒸鱼。 "这家店的老板是西城人。"她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街景。

"说他们的豆瓣酱都是从老家运过来的,你尝尝这鱼,有咱妈做的味道。"

褚果的筷子顿了顿,鱼汁在白瓷碗里晕开小小的涟漪。

"刚才在路上我还想着一件事。"他放下筷子,抽出张纸巾擦了擦手。

林晓疑惑的看向他。

"西城的养老院缺个懂管理的,宛城那边的安全规范也得有人盯着,林丽在公司做品质主管这么多年,这些事对她来说不算难。"

林晓的指尖划过玻璃杯壁,水汽在指尖凝成小小的水珠。

"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她想起林丽上次在视频里说的话。

"她说在公司待久了,每天不是在会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感觉自己像台上了发跳的机器。"

话音刚落,包厢门被推开,林丽挽着张凯的手走进来,身上的风衣还沾着晚风的凉意。

"刚从公司赶过来。"林丽摘下围巾,露出颈间的珍珠项链,是张凯去年送的纪念礼物。

"客户又来了设计图样,处理现在才脱身。"

她挨着林晓坐下,目光落在菜单上的"西城酱鸭",突然笑了。

"这不是咱妈最拿手的菜吗?上次回家,她还说要教我熬老卤。"

张凯把外套搭在椅背上,手腕上的表针指向八点整——这是他和林丽约定的"无工作时间",手机总在这时调成静音。

"晓姐找我们,肯定不止吃饭这么简单。"

他给林丽倒了杯温水,眼里的笑意藏着默契。

"上次视频说有新想法,是不是跟西城的养老院有关?"

林晓往林丽碗里盛了勺汤,土鸡汤的香气混着枸杞的甜,像老家灶上慢炖的滋味。

"平子昨天打电话,"她舀着汤的手顿了顿,"说西城和宛城的养老院都要扩编,光靠他和宋宁忙不过来。

尤其是宛城那边,新招的护工大多是当地村民,需要人系统培训。"

褚果接过话头,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文件:"这是两家养老院的现状报告,你们看看。"

他指着"人员配置"那栏:"西城缺个行政主管,宛城需要人负责安全评估,都是林丽擅长的。"

文件边缘还沾着些油墨味,是他昨晚连夜打印的,上面用红笔圈出的重点,比公司的项目报告还仔细。

林丽的指尖在文件上滑动,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是她多年职场养成的习惯,总说"细节里藏着体面"。

"公司最近在谈上市,"她的声音轻了些,"我的岗位暂时没人能接,而且......"她看向张凯,眼里闪过一丝犹豫。

张凯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

"林丽,我支持你的一切想法。"他看向林晓,语气里带着笃定。

"上次看了西城的竣工礼,我就觉得那片地方有奔头。

养老院的消防设施、无障碍通道,都需要专业的人盯着,而管理这些刚好都是我们擅长的。"

他给林丽夹了块酱鸭。

"你忘了?你说在这里发展到了瓶颈期,就果断自己干起来。"

林丽的筷子在碗里戳着米饭,米粒粘在瓷壁上,像她此刻纷乱的思绪。

她想起刚进公司那些年,她从一线工人到行政助理,然后被提拔成主管,说下放下,哪有这么容易?

"在公司确实到瓶颈了,"林丽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释然。

"上次部门调整,总监的位置给了空降的副总。

我去谈涨薪时,他说'女人做到这步就不错了'。"

她端起水杯喝了口,温水滑过喉咙,像给心里的火苗添了点柴。

其实我早就想过离开,就是舍不得......"

"舍不得这群家人,对不对?"林晓笑着接话,往她碗里又夹了块鸭腿。

"平子说,希望他二姐回去,能给他出出主意,解解压呢。"

窗外的霓虹灯在林丽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

她想起小时候在老屋的煤油灯下,母亲教她剪"福"字,林平总在旁边捣乱,把红纸剪成歪歪扭扭的条,说"这是给姐姐的彩带"。

那时的日子清苦,但简单。

那像现在这样,日子好了,但心却根本无法踏实下来。

张凯从包里拿出个笔记本,上面记着他对养老院的想法。

"西城的楼梯扶手太滑,得换成防滑材质;

宛城的卫生间没有紧急呼叫铃,老人摔倒了没人知道;

还有护工的培训计划,我都列好了,从心肺复苏到日常护理,分阶段考核......"

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划着,像在勾勒一幅新的蓝图。

"你早就想好了?"林丽看着他笔记本上的字迹,突然笑了,眼里的犹豫像被风吹散的雾。

"是不是觉得我在公司待着太憋屈,早就盼着我走?"

张凯合上笔记本,认真地看着她:"我盼着你做自己想做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晓望着他们,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树挪死,人挪活"。 当年自己辞职,村里人都笑他傻,结果现在也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