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孩子们大了,不好骗了
小枣儿又回给叶玉兰几个炸汤圆和两个火龙果。
没过一会,严淑琴、余部长的媳妇周海燕。
以及家器厂厂长李坤的媳妇吴素莲,也把家里做的吃食送了些过来。
华夏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讲究有来有往。
家属院里也是这样,过节的时候,家里做了好吃的。
就会给走得近的人送一点尝尝鲜。
收到赠礼的人也会把家里的吃食回一点。
有来有往的情谊格外暖人心,这种人情来往小枣儿现在也适应了。
甚至觉得挺有意思的。
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特色食物都不一样。
这几年,小枣儿也是品尝到了不少地方的美食。
回到厨房里,小枣儿准备捡几个炸汤圆给闵家老两口送点去。
贺骁说:“不必去了,爷爷给闵爷爷家里送了些汤圆面。
咱们这汤圆面是爷爷跟闵爷爷昨天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用石磨手工磨出来的。”
“这汤圆面还要用石磨磨?”小枣儿很是疑惑。
老爷子笑道:“可不!磨出来后把面浆沉几个小时。等水浆分离后,把上面的水舀出来。
在面浆上面铺一层床单隔着,把草木灰倒在床单上面。这样就用草木灰能把面浆里的水份吸干。
放置一夜,才能有这汤圆面。”
“啊!原来想吃点汤圆这么麻烦啊!”
“可不!着急吃的话,当天还吃不进嘴。”
小枣儿想起,空间仓库里有很多糯米粉,以后可以取一些出来放在家里。
想吃的时候,加点水把糯米粉调上就能吃。
有了大家的互赠,这个小年饭桌上的食物瞬间丰富了。
看着桌上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邻里之间送来的。
小枣儿对贺骁道:“幸好你今天炸的汤圆够多,不然,吃了别人的东西还没有回礼的。”
“我猜到大家会送东西来,特意多炸一些。”
老爷子很喜欢叶玉兰送来的高粱粑粑。
“这高粱粑粑真好吃!入喉的口感细腻软滑。”
老爷子说完又咬了一口。
小枣儿也跟着尝了尝。
入口那一瞬间,高粱独有的醇厚香气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清甜。
粑粑质地软糯,却又不失韧性。
每嚼一口,都能感受到它细腻绵密的口感。
它不似其他糕点那般甜腻,这份恰到好处的清甜,让人越吃越上瘾。
小枣儿吃着吃着,不禁感叹:“这高粱粑粑看似普通,没想到口感这么好。跟糯米粑粑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贺骁笑着说:“这高粱粑粑制作也有讲究,得把高粱脱皮磨成粉,再经过发酵等工序,才能做出这么细腻的口感。”
小团子们见大家都说高粱粑粑好吃。他们也想吃。
可小枣儿怕他们吃的时候,被这些粑粑粘在喉咙里下不去。
不敢给他们吃。
大人越是不让吃,小团子们就越想尝尝。
小团子们笑眯眯的看着大人,小手偷偷去抓盘子里的高粱粑粑。
大人们在心里偷笑,表面上还得配合着小团子们。
装作没有看到他们的小动作。
三个小家伙终于尝到了高粱粑粑。
但是,他们似乎不太喜欢这个味道。
更喜欢爸爸做的油炸汤圆。
因为爸爸炸的汤圆里面包了糖和芝麻,又香又甜。
下午,贺骁在家里做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