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思想 作品

第2章 山海经异变(第2页)

涂山长老的眼神瞬间凝重起来,上半身微微前倾,连带着榕树的根系都轻轻颤动了一下,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你说的,莫非是上古传说里的‘织网者’?”见陈青禾点头,她继续说道,“传说它们住在星轨之外,以‘故事’为食。山海世界的万物,无论是神、兽,还是草木山川,都是它们编织的‘故事’。一旦故事的脉络乱了,织网者就会来‘修正’——或者,直接撕碎这张网,让整个世界归于虚无。”

她顿了顿,从与榕树相连的根系里抽出一卷更古老的竹简,那竹简呈深褐色,边缘已经有些腐朽,上面用朱砂画着一幅复杂的星图。与甘石先生绘制的星图不同,这幅星图的边缘有九道模糊的光晕,像是九个重叠的圆环,将星轨包裹在其中。

“这是青丘祖传的‘九维图’,记载着山海世界之外的九个维度。”涂山长老指着那九道光晕解释道,“传说,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定音者’,用特定的声音维持维度的稳定。比如有的维度靠潮汐的声音定音,有的靠雷电的轰鸣,而我们山海世界的定音者,本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斧声。”

她的目光落在陈青禾的唢呐上:“但盘古的斧声早已消散在天地间,化作了山川湖海的回响。直到你的唢呐声出现——三日前你在虞渊吹奏时,整个山海世界的地脉都跟着共振了,星轨虽然断了,却没有彻底崩塌,就是因为你的唢呐音稳住了最后的根基。”

陈青禾握紧了腰间的唢呐,唢呐的杆身传来微微的暖意,像是有生命一般。他有些不敢相信:“您是说,我的唢呐音,能代替斧声?”

“不是代替,是‘共鸣’。”涂山长老指着他手臂上还未完全褪去的纹路——那是之前吹奏唢呐时,被星轨之力灼伤留下的痕迹,此刻正泛着淡淡的金光,“你吹奏时引动的星轨之力,与盘古斧声的频率是一致的。但这也引来了织网者的注意——你的唢呐音,正在改变它们编织的故事,就像有人在一本写好的书里,突然加了一段不属于它的情节。”

就在这时,挂在气根上的《山海经》突然剧烈抖动起来,竹简碰撞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要挣脱绳子的束缚。上面的文字如同潮水般涌向最后几卷空白处,在那里形成一个旋转的旋涡,墨色的文字在漩涡中翻滚,发出细微的嗡鸣。

紧接着,一只从未见过的异兽虚影从旋涡里跃了出来。它身形如白虎,却长着一对巨大的黑色翅膀,翅膀上布满了银色的斑点,像是缀满了星辰。它落在陈青禾面前,没有攻击的意图,只是用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定定地盯着他,喉咙里发出呜咽般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这是……‘遗忘兽’?”涂山长老的脸色变了,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传说它们是被织网者删除的故事残片,本该消散在维度缝隙里,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只白虎模样的遗忘兽见陈青禾没有反应,又往前凑了凑,翅膀轻轻扇动了一下,带起一阵微风。陈青禾忽然想起在虞渊吹奏的那段陌生旋律,那段自己从未学过,却自然而然从唢呐里流淌出来的调子。他下意识地摸出唢呐,将吹口凑到嘴边。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整个林间仿佛都安静了下来。那音符带着一种奇特的频率,像是能穿透时空的壁垒。面前的遗忘兽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它翅膀上的银色斑点化作无数细小的墨点,如同被风吹散的星尘,纷纷飘向《山海经》的空白竹简。

那些墨点落在竹简上,竟自动排列组合,组成了一行新的文字:“维度之弦已乱,吹唢呐者为调音师,寻九维共鸣,方保山海不灭。”

文字刚一成形,整个青丘国的树木突然发出整齐的嗡鸣,像是在回应这行字。淡紫色的树叶纷纷转向同一个方向——西北方的不周山。涂山长老抬头望向天空,只见青丘国上空的星轨,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排列,无数星辰移动的轨迹交织在一起,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唢呐形状,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光。

“不周山断口,是上古维度碰撞留下的痕迹,那里有第一根‘维度之弦’。”涂山长老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在石上,“你必须去那里,找到‘弦的锚点’,用你的唢呐音重新校准维度之弦。但要小心,织网者已经派出‘清道夫’了——它们最喜欢吞噬调音师的声音,一旦被它们缠上,你可能再也吹不出任何音符。”

陈青禾将那片从虞渊带来的金属碎片放在《山海经》的空白页上,碎片刚一接触竹简,就像是水滴融入大海,立刻化作一道清晰的箭头,指向不周山的方向。而那只遗忘兽,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彻底化作漫天墨点,融入竹简之中,只在空白处留下一行小字:“机甲碎片,是硅基维度的骨血,它们的‘歌’,能腐蚀维度之弦。”

离开青丘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橘红色。那只雪白九尾狐追了上来,递给陈青禾一个绣着狐狸图案的锦囊:“长老说,这里面是‘狐火’,能照亮维度缝隙,清道夫最怕这个。”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遇到穿黑袍的人,别相信他们的话——他们的影子里,藏着清道夫的眼睛。”

陈青禾接过锦囊,入手温热。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团跳动的青色火焰,火焰接触到空气后,竟化作一只巴掌大的狐狸,浑身燃烧着青色的火苗,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指,然后跳到他的肩膀上,蹲坐下来,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他抬头望向不周山的方向,那里的天空已经出现了扭曲的光晕,像是一块被打碎的镜子,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而腰间的唢呐,此刻正微微发烫,杆身上的纹路像是活了过来,正与青丘国上空的星轨形成奇妙的共振,发出细微的震颤,仿佛在催促他上路。

陈青禾深吸一口气,握紧了唢呐,迈开脚步向西北方走去。身后的青丘国在暮色中渐渐远去,淡紫色的树木和发光的果实化作一片模糊的光晕,只有那卷会自己翻动的《山海经》,仿佛还在脑海里闪烁,提醒着他身上肩负的使命——调音师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