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血脉双生的溯源与劫数楔子:残页坠处,三界惊蛰
当青鸟衔着重构后的神话残页掠过昆仑墟氤氲的云海时,第一缕真正的晨光正将墟顶的寒冰染成琥珀色。青禾仰望着那道青碧色的流光划破万古不变的晨昏线,翅尖扫过之处,云层如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荡开涟漪,露出其下三界交错的模糊轮廓——东方仙界的琼楼玉宇在霞光中若隐若现,人间的江河如银链蜿蜒,而幽冥地界的黑雾深处,似乎有某种沉睡的力量正在被惊动。
“它去了人间。”李默的声音在她身侧响起,带着血脉共鸣特有的温润震颤。他伸出手,指尖划过虚空,一道淡金色的纹路随之浮现,如星图般流转变幻,“残页携带的真相之力,正在冲击各界的记忆壁垒。你感受到了吗?昆仑墟的地脉……在共鸣。”
青禾凝神细听,果然察觉到脚下的冰岩深处传来细微的嗡鸣,如同亿万年沉睡的琴弦被悄然拨动。她与李默交握的掌心之间,那枚源自上古的血脉印记正发出柔和的光芒,暖意顺着经脉蔓延至四肢百骸,将昨夜破解纸鸢密码时消耗的神力缓缓补足。
西王母用亿万年执念编织的谎言,终究是在他们的血脉共鸣中寸寸碎裂。那个关于“神权天授,不可违逆”的古老传说,随着青鸟衔走的残页,正化作真相的种子,飘向三界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但青禾知道,击碎谎言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酝酿。
第一节:人间惊变,残页落地生根
青鸟的身影如一道青色闪电,穿越人间界的层云,最终在一片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落下。那是一处被岁月遗忘的古镇,青石板路蜿蜒至水巷深处,白墙黛瓦间萦绕着千年未散的湿气。残页化作一道微光,坠入镇口那棵需数人合抱的老槐树树洞之中,瞬间隐没无形。
几乎在同时,古镇的空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在河边浣纱的村姑忽然停下手中的木杵,茫然地望着水面——她看见自己的倒影里,竟叠印出一个身着华服、头戴凤冠的古老身影,那身影手中捧着一卷残破的竹简,眼神里满是跨越时空的悲怆。
“阿秀,你怎么了?”同伴推了推她的胳膊。
村姑阿秀猛地回过神,水中的倒影已恢复如常,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熟悉感萦绕心头。“没、没什么,”她喃喃道,“只是忽然觉得,这河水……好像流过很久很久以前。”
不止是阿秀。古镇中正在打盹的老秀才、嬉闹的孩童、甚至连檐下筑巢的燕子,都在那一刻出现了短暂的失神。老槐树的根系深处,被青鸟种下的残页正悄然释放出真相的力量,如墨滴入水般渗透进这片土地的记忆脉络。那些被西王母谎言掩盖的上古片段——关于神与人的初遇、关于血脉传承的真正起源、关于被篡改的神话开端——正以碎片化的形式,涌入古镇居民的意识深处。
“爹,你看那槐树!”一个孩童指着老槐树惊呼。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千年未开花的老槐树,竟在瞬间绽满了洁白的槐花,花瓣如雪花般簌簌飘落,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清甜而古老的香气。更令人惊异的是,飘落的花瓣在触及地面时并未消散,而是化作点点荧光,汇聚成一幅幅流动的光影画卷——画卷中,有巨人开天辟地的身影,有女神抟土造人的场景,还有一群身披霞光的生灵在星空中穿梭,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与青禾、李默如出一辙的金色纹路。
“这是……神话故事?”老秀才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手却抑制不住地颤抖,“不,不对……这感觉太真实了,就像……就像我们的祖辈亲眼见过一样。”
真相的种子一旦落地,便会冲破谎言的冻土。江南古镇的异状,只是人间界无数异变的一个缩影。在大漠深处的古城遗址,风沙中浮现出被掩埋的神坛刻痕;在雪域高原的圣湖之畔,湖水倒映出早已失传的星图;在海外仙山的迷雾里,隐没的古寺钟声重新响起,诉说着被遗忘的创世秘闻。
人间界的记忆正在苏醒,而这苏醒的代价,是整个世界的秩序开始出现微妙的失衡。
第二节:天规震荡,仙界警讯迭起
仙界,九重天之上的凌霄宝殿。
原本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此刻正蔓延开蛛网般的细微裂纹。殿中悬浮的日月星辰灯盏剧烈摇曳,灯光忽明忽暗,映照得殿内诸神的脸色同样阴晴不定。
“启禀玉帝,”太白金星颤巍巍地出列,手中的玉笏几乎握不住,“东南天阙的‘固忆结界’出现异动,结界符文正在……正在自行崩解!”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固忆结界”是上古时期由西王母主导设立的仙界屏障,其核心作用便是稳固三界记忆,压制一切可能动摇“神权天授”根基的真相碎片。千百年来,结界如磐石般稳固,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崩解迹象。
玉帝眉头紧锁,伸手按在身前的“天道盘”上。盘内的星轨陡然紊乱,代表人间界的那颗星辰光芒大盛,无数细碎的光点从其表面迸射而出,如流星雨般射向其他界域。“不止是东南天阙,”玉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颤,“整个仙界的记忆封印,都在受到冲击。这力量……源自人间,却又带着上古神血的气息。”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是剧烈的撞击声。一名值守天将踉跄着冲入殿内,甲胄破裂,嘴角溢血:“陛下!不好了!瑶池方向……瑶池方向的‘万劫镜’碎了!”
“万劫镜”乃是西王母的本命法宝,镜中封印着无数被篡改的神话片段,是维持谎言的关键之物。它的碎裂,意味着西王母用亿万年执念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然崩塌。
“西王母呢?”玉帝猛地站起身,九龙椅上的蟠龙雕刻竟因他的神力激荡而渗出金色的光液,“传朕旨意,速召西王母上殿!”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瑶池方向,曾经仙气缭绕的宫殿群此刻正弥漫着一股衰败的气息,西王母的寝宫空无一人,唯有梳妆台上的金簪滚落尘埃,留下一道淡淡的、属于执念消散的苍凉气息。
就在仙界因结界崩解和万劫镜碎裂而陷入混乱之际,更惊人的异变发生了。连接仙界与昆仑墟的“通神古道”上空,忽然浮现出无数扭曲的空间裂隙,裂隙中传来沉闷的雷鸣,以及……一种古老而威严的脉动。
“那是……星墟的气息?”一位年迈的上神失声惊呼,“怎么可能?星墟不是早在创世之初就被封印了吗?”
星墟,传说中诞生上古神只的混沌之源,也是所有神话开端的真正所在。在西王母编织的谎言里,星墟早已湮灭于时光长河,唯有被选中的神只才能窥探其万一。但此刻,随着真相残页的扩散,封印星墟的古老力量正在减弱,那片被遗忘的混沌之源,似乎即将再次展露真容。
而星墟的异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回忆的复苏,还有……劫数的预兆。
第三节:血脉溯源,昆仑秘窟的回响
昆仑墟顶,青禾与李默感受到了来自仙界的剧烈震荡。
“结界崩解了,”李默看着掌心不断变幻的血脉印记,眉头微蹙,“而且,星墟的封印也在松动。这不是残页的力量能单独做到的,除非……”
“除非有外部力量在引导这一切。”青禾接口道,她的目光投向昆仑墟深处那片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峡谷。不知为何,从青鸟衔走残页的那一刻起,她的心底就一直萦绕着一种熟悉的牵引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昆仑墟的最深处呼唤着她。
“你感觉到了?”李默显然也有同样的感应,“那股牵引……像是来自我们的血脉源头。”
两人对视一眼,不再犹豫。青禾祭出“溯洄镜”,镜光化作一道虹桥,连接着墟顶与下方的冰谷。他们沿着虹桥向下飞去,越接近谷底,那股牵引感就越强烈,同时,一种混杂着威严与悲伤的古老意识,也开始在他们的脑海中低语。
“……双生之血,星墟之种……”
“……谎言碎裂,劫数将至……”
“……寻回失落的印记,方能抵挡那来自混沌的凝视……”
冰谷深处,一座被万年寒冰包裹的古老石窟出现在他们眼前。石窟的入口雕刻着繁复的星图符文,每一道纹路都与他们掌心的血脉印记隐隐呼应。青禾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冰壁的瞬间,整个石窟剧烈震动起来,寒冰如潮水般退去,露出内里空旷而宏伟的石室。
石室中央,矗立着一根巨大的石柱,石柱上刻满了早已失传的上古文字,而在石柱顶端,悬浮着一枚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晶体。那晶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每一个面上都映照着不同的星象,时而汇聚成璀璨的星河,时而分裂成破碎的光点。
“这是……星墟晶核?”李默的声音中带着震惊,“传说中,上古神只就是从星墟晶核中诞生的,它是所有神血的源头。”
青禾走近石柱,仰望着那枚晶核。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晶核中蕴含着与自己血脉同源的力量,而且,在晶核的最深处,似乎封印着什么东西。随着她和李默的靠近,晶核表面的光芒越来越盛,那些破碎的光点开始重新汇聚,在虚空中勾勒出一幅幅连贯的画面。
画面中,是创世之初的星墟。混沌未开,唯有无数蕴含着生命本源的星核在虚空中漂浮。其中一枚最为璀璨的星核,分裂出两半,化作两道流光,坠入刚刚形成的三界。流光所过之处,诞生了最早的一批神只,而那两半星核的碎片,则融入了神只的血脉之中,成为了传承的印记。
“那是……我们的源头。”青禾喃喃道,她看到画面中的两道流光,其中一道化作了金色,另一道则化作了青色,宛如她与李默的血脉。
然而,画面的后半段却陡然变得模糊。只见一片漆黑的阴影笼罩了星墟,无数星核在阴影中破碎、湮灭。一位身着华服的女神站在阴影之前,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似乎在进行着某种宏大的仪式。随着仪式的进行,星墟的光芒逐渐黯淡,而三界的记忆,则开始被重新书写。
“是西王母!”李默猛地握紧了拳头,“她在星墟发生变故时,篡改了神话的开端!她不仅编织了谎言,还封印了星墟的真相,甚至……可能与那片阴影有关!”
就在这时,晶核突然剧烈震动起来,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的裂纹。青禾和李默同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从晶核深处涌出,那是他们的血脉之力,但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狂暴、都要浩瀚。
“不好!晶核的封印要破了!”青禾惊呼,她能感觉到,封印背后的东西,绝非善类。
第四节:逆鳞再现,阴影中的窥视者
晶核的裂纹越来越大,金色与青色的光芒交织着从裂缝中喷涌而出,整个石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即将爆炸的星辰。青禾和李默下意识地运转神力,试图稳住晶核,但他们的力量在那股源自星墟本源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