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轮回痴缠(孟婆篇)
忘川河的水永远那么血黄透黑,像沉淀了千万亡魂的眼泪。 孟婆坐在奈何桥上八角亭内,将一碗浑浊的汤递给面前颤抖的书生。
“喝了它,就解脱了。”她的声音像枯叶摩擦。
书生捧着碗不肯饮下:“婆婆,我娘子说会在三生石边等我……”
“每个魂都这么说。”孟婆搅动锅中永远熬不完的汤,“三生石上写满名字,没几个等到的。”
当书生的身影木然走过奈何桥时,一道红衣飘然而至。
黄泉掌灯提着一盏青灯,灯芯里跳动着九幽之火,却照不亮她绝美的脸庞。
“今日来得有些迟了。”孟婆和蔼地笑着开口。
“有个痴魂在望乡台哭了三天,差点化成厉鬼。”掌灯将青灯挂在亭角,眉间朱砂在灯火映照下愈发鲜艳,“婆婆,你说情到底是什么?能让活人死人都念念不忘。”
孟婆舀汤的手顿了顿。
八百多年来,这是掌灯第一次问这样的问题。
“情啊。”她看着锅里浮沉的记忆碎片,“就像这忘川水,看着不深,跳下去才知道爬不上来。”
掌灯忽然笑了,红衣在阴风中翻飞:“今日帝君问我,可知弱水彼岸的极光是什么颜色。”
孟婆的心沉了下去。
冥府帝君执掌阴阳轮回,不该有凡人情爱。
更何况……
她望着掌灯眉间那道若隐若现的黑纹,那是她还没赎清的罪业。
“丫头。”孟婆递给她一碗特制的桂花酿,“神明动情,是要遭天谴的。”
掌灯接过碗却不喝,只是望着浑沉沉的河水:“可他说,极光出现时,连忘川都会变成琉璃色。”
孟婆看到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是盛满了星河。
怔了片刻,孟婆终是摇头,不再多说什么。
——
三个月后,地府大乱。
百万恶鬼从破裂的冥狱冲出,吞噬了半个酆都城,忘川水倒灌,彼岸花成片枯萎。
那天孟婆站在奈何桥上,看见弱水彼岸的确亮起了极光,比孽镜台的业火还要灼目。
等十殿阎罗镇压完恶鬼时,掌灯跪在森罗殿前,青灯倒在地上。
帝君褪去冠冕,玄衣染血。
“吾自削神格,入轮回赎罪。”阎罗殿外,他的声音响彻地府,眼睛却只看着掌灯,“不关她的事。”
孟婆永远记得掌灯当时的眼神。
像盏突然被吹灭的灯,剩下一缕青烟固执地不肯散。
帝君入轮回那日,独自来到奈何桥。
玄衣墨发,眉目如旧,只是再无神威。
他不需饮汤,却在孟婆亭前驻足。
孟婆望了一眼,眼色不悲不喜:“帝君何故来此?”
他递来一枚流转着星光的玉,“黄泉掌灯本就背负罪孽和业火,我入轮回,但心里唯一放心不下她。这九转涅盘的轮回玉……”
“老身只管送魂。”孟婆打断他,“不问因果。”
帝君苦笑,自顾自地说:“她性子烈,若执意轮回,恐怕次次短命早夭,若劝不住……还望助她。”
孟婆不接:“你是帝君,其实大可不必受罚。”
“正因我是帝君,才该受罚。”
“那帝君也应该知道,老身从不干预轮回。”
帝君一笑,将玉放在石桌上,转身离去。
孟婆望着他的背影,终究还是收下了那枚玉。
里面沉浮着万千星辰,那是帝君抽了自己一缕神魂炼化的护命符。
孟婆的日子依旧如常,日复一日地舀着浑浊的汤,递给那些或悲泣、或麻木、或释然的亡魂。
忘川河的水依旧血黄透黑,仿佛永远沉淀着无尽的哀伤。
偶尔,她会抬头望向奈何桥的尽头,那里空荡荡的,再没有那一袭红衣飘然而至的身影。
直到那一天。
阴风骤起,奈何桥上的亡魂纷纷瑟缩退避。
孟婆缓缓抬头,手中的汤勺微微一顿。
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缓步而来。
依旧是那袭红衣,却不再明艳如火,而是染了尘世的疲惫。
她的眉间,那道黑纹更深了,像是刻进了魂魄。
孟婆静静地望着她,没有说话。
她走到亭前,抬起眼,嘴角扯出一抹极淡的笑。
“婆婆,情为何物?”许久,她惆怅地望着忘川,又问了相同的问题。
孟婆的手微微一怔,望向亭外排队的亡魂,“就像那对夫妻。”
新死的妇人攥着丈夫的手不肯喝汤,男人却已经忘了她,茫然地跟着鬼差往前走。
“是痴缠?”
孟婆摇头,舀起一勺汤:“是这碗里的执念。”
汤水倾泻时,她轻声道:“饮下就忘了。”
掌灯忽然按住她的手腕:“若是……不想忘呢?”
孟婆抬眼。
女子眼中跳动着青灯般的光,那是她从未见过的神色。
孟婆默不作声,但是她心里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她解下腰间魂铃放在孟婆案头:“我要去找他。”
孟婆叹息:“轮回后,你会忘记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咬着唇,“我一定能找到他。” 孟婆摇头:“阳世苍茫,你不再是掌灯,如何寻得到?”
“没关系。”
孟婆盯着她眉间越发狰狞的黑纹,“你身负罪孽,入轮回必遭反噬。”
“他说极光像我的眼睛。我现在,该去寻这双眼了……”
孟婆幽幽一叹,“值得吗?”
“您熬汤万年,可曾见过喝了这汤也不会忘记的人?”反问。
孟婆哑然。
有的,在很久以前……但他最终还是忘了。
掌灯忽然笑了。
她端起汤碗一饮而尽,眼角有泪坠入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