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隔空对话(第2页)
“陈元晦!”赵桓猛地发出一声嘶哑的咆哮,枯瘦的手指死死指向城下,“你…你还在狡辩!你刊印《四海论》!非议君上!诽谤朝堂!查抄工部!挟持京城!哪一桩不是谋逆大罪?!哪一桩不是形同造反?!你…你明知故问!”
“非议君上?”陈太初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半分笑意,只有无尽的苍凉与讥诮,“好!陛下既然提到这一条,那臣,今日就在这宣德门前,当着三军将士的面,与陛下论一论这‘非议’二字!”
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工部亏空明细的奏章!臣早已呈送御前!陛下为何留中不发?!”
“朝堂之上,臣与秦桧当面对质!条条罪证,触目惊心!陛下为何不了了之?!”
“若臣所言为虚,为诽谤!陛下何不拿出证据,公示天下,治臣之罪?!”
“若臣所言…为实!”他目光如炬,死死盯在赵桓脸上,“陛下又为何…恼羞成怒?!为何要调兵遣将,不惜让这帝都化为焦土,也要堵住臣…堵住这天下悠悠众口?!”
“你…你…”赵桓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却难以成言。
陈太初踏前一步,玄色袍袖在寒风中拂动,声音如同重锤,一句句砸在宫墙之上,也砸在城外数万将士的心头!
“陛下!臣再问您!”
“大宋的国库!是天下百姓的国库!是边关将士的粮饷!是各地河工的工钱!是灾荒之年的救命粮!”
“每年,各地赋税,按制拨付皇宫内帑,从未短缺!为何…陛下还要惦记国库里那点专门用于军械研发、用于强兵富国的银子?!为何要默许甚至指使,将那些银子,挪去修你的蓬莱阁!暖你的玉清池!堆你的艮岳石?!”
“陛下!”他声音陡然转为痛心疾首,带着一种被彻底辜负的悲凉,“您可还记得,政和六年,就在这汴梁城中,你我对饮时,您曾说过什么?!”
“您说:‘元晦,若天下百姓皆能安居乐业,以后寡人这个皇帝,才算做得安稳!’”
“臣至今记得!可如今呢?!”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本是陛下您也曾认同的道理!”
“可如今,陛下挪用工部巨款,穷奢极欲之时,可曾想过,那水…已有干涸之象?可曾想过,那舟…已近倾覆之危?!”
“若民不聊生!陛下!您…又是谁的君上?!”
他猛地抬手,指向身后那无声肃立的军队,指向那被硫磺烟云笼罩的汴梁城!
“今日工部之贪墨,可见一斑!臣不敢想象,户部、吏部、兵部…这煌煌大宋的庙堂之上,究竟还藏着多少蛆虫!藏着多少掏空这座江山的窟窿!”
“陛下!您今日调兵,欲平之‘叛’,非我陈太初一人!”
“而是这天下百姓,对贪腐横行的怒吼!”
“是对君权无度、民脂民膏被肆意挥霍的质问!”
“更是对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最后的悲鸣!”
陈太初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最终判决:
“今日,就在此地!”
“就在这宣德门前!”
“陛下!”
“我们…”
“就做个了断吧!”
话音落下,广场之上,死寂如墓。
唯有硫磺烟云,翻滚得更急。
如同末日降临前的最后喧嚣。
城楼上,赵桓身形摇晃,面色死灰,枯瘦的手指死死抠着垛口,仿佛要将那冰冷的石头捏碎。
城楼下,陈太初玄衣而立,目光如渊,静待着那最终的…
惊雷!
或…
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