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谋定而动
林渊手握王玄策送来的珍贵情报,如同握住了开启西征胜利之门的钥匙。 然而,要将这些情报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势,还需精心谋划,进一步完善西征计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渊全身心地投入到计划的细化与完善之中。
他再次召集了麾下的将领们,以及精通地理、战术的幕僚们,齐聚将军府的议事厅。
厅内气氛凝重而热烈,众人围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详细地模拟出了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孔雀王国的地形地貌和军事部署。
林渊指着沙盘上喜马拉雅山脉的三条通道,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根据王侍郎带回的情报,这三条通道各有利弊。
我们必须从中选出最适合大军行进的路线,同时制定应对沿途各种状况的策略。”
一位将领率先发言:“元帅,依末将之见,第二条路线虽险峻,但胜在隐蔽。若我军能够悄无声息地穿越,便可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另一位将领却持有不同意见:“话虽如此,但第二条路线对士兵的体能和装备要求极高,行军速度必然缓慢。
且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如暴雪、山体滑坡等,后果不堪设想。
末将认为第三条路线更为稳妥,临近水源便于补给,只要我们妥善处理与周边部落的关系,应能顺利通行。”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林渊静静地听着,心中权衡着各方观点。
待众人稍作停歇,他缓缓说道:“两条路线皆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只考虑一方面因素。第二条路线的隐蔽性确实是一大优势,可作为奇兵突袭之用。
而第三条路线,补给方便,适合主力大军行进。我们可兵分两路,主力走第三条路线,同时派遣一支精锐的先锋部队,从第二条路线秘密进发,为大军探路,必要时配合主力作战。”
将领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林渊的这一决策,既兼顾了行军的安全性与补给便利性,又保留了突袭的可能性,可谓两全其美。
确定了行军路线,接下来便是针对孔雀王国的军事部署制定作战计划。
林渊看着沙盘上孔雀王国边境的摩揭陀、那烂陀等大城,说道:“敌军在这些边境据点重兵防守,我们不可贸然强攻。需根据敌军将领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
他指向摩揭陀城,说道:“此城守将阿育陀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我们可佯装败退,引他出城追击,在预设地点设下埋伏,将其歼灭。待其出城后,迅速攻城,一举拿下摩揭陀。”
对于那烂陀城,林渊则说道:“达摩笈多善于防守,心思缜密。我们可先切断其粮道,使其城内粮草匮乏,军心大乱。
同时,在城外制造假象,佯装增兵,迫使他出城决战。若他坚守不出,便长期围困,待其疲惫不堪时,再发动总攻。”
提及孔雀王国的骑兵部队,林渊神色凝重:“苏利耶统领的骑兵机动性极强,对我军威胁巨大。
我们要利用山地地形,设置障碍,限制其行动。在狭窄的山谷、隘口等地,布置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减缓其冲锋速度。
同时,安排强弩手和投石车,对其进行远程打击。”
将领们对林渊的作战计划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定会严格执行。
然而,林渊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计划必须具备灵活性。
他叮嘱道:“诸位,作战计划虽已制定,但在实际作战中,务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
战场上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改变战局,切不可墨守成规。”
除了军事作战计划,林渊还对如何争取孔雀王国百姓的支持进行了详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