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哈 作品

第8章 筹备背景与目标:纵横捭阖的外交帷幄(第2页)

\"假设你们出使古里,对方以香料稀缺为由抬高价格,该如何应对?\"狄仁杰盯着前排的年轻书生。那人思索片刻:\"可提及大唐的丝绸、瓷器在西洋供不应求,以物易物,互利共赢。\"狄仁杰却摇头:\"目光短浅!古里扼守东西商路,真正的筹码是我们能为其提供军事保护,抵御海盗侵扰!\"

情报收集课程同样别出心裁。狄仁杰请来密探首领,传授\"听声辨位察言观色\"之术。学员们被要求在长安东市暗中观察,记录不同商队的交易细节、人员往来。某次演练中,一名学员注意到粟特商人频繁与波斯使团接触,顺藤摸瓜竟查出玄甲会的蛛丝马迹——这一发现让狄仁杰意识到,这批新人的潜力远超预期。

与此同时,情报整合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鸿胪寺的文书们日夜赶工,将零散的资料分门别类:地理类记录着各国的山川地貌、港口分布;风俗类详细描述不同民族的禁忌、喜好;政治类则梳理出各国的权力架构、势力纷争。狄仁杰亲自参与编纂,在《西洋诸国概况》的序言中写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审时度势,才可纵横捭阖。\"

当盛夏的蝉鸣响彻长安时,首批外交人才已初具雏形。在最后一次模拟出使中,学员们面对由鸿胪寺老臣扮演的\"异国君主\",从容应对各种刁难。有人以大唐的先进历法折服对方,有人用巧妙的利益交换达成盟约。狄仁杰站在角落,看着这些曾经青涩的面孔,心中涌起欣慰——这支队伍,或许真能在万里之外为大唐开辟新的天地。

而此时,在大明宫的御书房内,武则天展开狄仁杰呈递的《外交筹备疏》,目光停留在文末的那句话:\"臣已铸好外交之剑,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斩破西洋迷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