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海洋 作品

第161章 逼近伏尔加河西岸(第2页)

南部方面军在前进途中遭遇了苏军规模庞大、来势汹汹的装甲集群。苏军的坦克如黑色的钢铁洪流,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且凭借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对南部方面军形成了泰山压顶般的强大威慑。这些坦克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炮口威严地对准德军,仿佛一只只张牙舞爪的钢铁巨兽,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南部方面军在察觉到这一严峻形势后,迅速做出反应,果断调整战术。首先,他们命令炮兵部队对苏军装甲集群展开铺天盖地的远程打击。一门门火炮如同愤怒的巨兽,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炮弹如流星赶月般划过天空,带着毁灭的力量朝着苏军坦克集群倾泻而去。刹那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整个战场仿佛变成了一片火海。苏军的坦克在这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有的瞬间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有的则被炸得支离破碎,试图以此打乱苏军的紧密阵型。

紧接着,德军的坦克部队巧妙地利用地形的掩护,如同敏捷的猎豹般从侧翼迂回包抄。他们借助山丘、树林等天然地形的遮挡,小心翼翼地悄然接近苏军装甲集群。当成功到达预定的合适位置后,德军坦克迅速发动攻击,炮口喷出愤怒的火焰。双方的坦克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对决。炮弹如雨点般不断在坦克周围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大地在这剧烈的爆炸声中剧烈颤抖,仿佛不堪重负。坦克的轰鸣声、炮弹的呼啸声、士兵们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末日的深渊。经过数小时漫长而又残酷的激烈战斗,南部方面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指挥、默契的团队配合以及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成功击退了苏军的装甲集群,士气大振,顺势向前推进了5公里,距离伏尔加河约184公里。战场上,到处是燃烧的坦克残骸,散发着刺鼻的焦味,一片惨烈景象,让人触目惊心,深刻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而此时,作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我站在指挥中心的地图前,目光如炬,深知伏尔加河上的桥梁和运输船对于苏军搬迁行动的至关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打乱苏军的战略部署,有效阻止他们将更多的物资和人员顺利转移到河西,从而削弱他们的后续抵抗力量,我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果断命令空军立即出击。德军空军接到命令后,迅速做出响应,一架架战机如同矫健的雄鹰,在跑道上呼啸着腾空而起,向着伏尔加河方向疾飞而去。战机编队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着紧密的队形,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目标区域。

到达伏尔加河上空后,战机编队迅速展开攻击。飞行员们全神贯注,眼神坚定,瞄准伏尔加河上的几座桥梁,果断按下投弹按钮。瞬间,炸弹如雨点般密集落下,带着呼啸的风声,精准地砸向目标。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地动山摇的巨响,桥梁在火光和浓烟中纷纷坍塌,巨大的桥体如同折断的巨龙,坠入河中,溅起冲天的水花,河水被激起层层巨浪。

同时,德军战机对苏军的运输船也展开了毫不留情的猛烈轰炸。河面上,苏军的运输船正满载着物资和人员,匆忙地行驶着,试图尽快完成转移任务。炸弹如夺命的流星,在运输船周围不断爆炸,有的直接命中船只,引发剧烈的爆炸,火光冲天,船只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在河面上痛苦地挣扎着,缓缓沉入河中。河面上顿时一片混乱,呼救声、爆炸声、船只的断裂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人间地狱。许多运输船试图躲避轰炸,在河面上左冲右突,但在德军战机的猛烈攻击下,大多难以逃脱厄运,不是被炸弹击中,就是在混乱中相互碰撞,沉没在伏尔加河的波涛之中。经过一番地毯式的轰炸,伏尔加河上的交通几乎陷入了彻底瘫痪,苏军的搬迁行动遭受了严重的阻碍,大量的物资和人员被困在了河东,无法顺利转移。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火红,仿佛是战争的残酷在天空中留下的印记。各方面军按照惯例,通过加密通讯线路向我详细汇报了当日的战况。我静静地听着,看着地图上各方面军与伏尔加河西岸之间逐渐缩短的距离,心中明白,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但苏军的抵抗也必定会愈发顽强。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每一次进攻都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我神情严肃地要求各方面军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密切关注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务必尽快抵达伏尔加河西岸,坚决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苏军在遭受空军的沉重打击后,必定会加强防御,采取更为严密的措施。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充分准备,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一举拿下伏尔加河西岸,为德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德国的军旗在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