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进入英国(第2页)
伦敦市民自发加入战斗,妇女儿童协助搬运弹药,工人用起重机改造路障。但德军的火力优势逐渐显现,stg45突击步枪与mp40冲锋枪的密集扫射,配合88毫米高射炮的平射,将英军防线逐一摧毁。到黄昏时分,德军已控制伦敦东区60%的区域。
三、空中绞杀:轰炸与反轰炸的激烈对抗
德国空军对伦敦展开全面空袭。he-177重型轰炸机携带燃烧弹,对金融城、西区等核心区域实施地毯式轰炸。伦敦金融城的摩天大楼在烈焰中轰然倒塌,牛津街的繁华商圈化为一片火海。德军还使用特制的延时炸弹,破坏地下交通系统,给英军调动造成极大困难。
英国皇家空军发起绝地反击。虽然战机数量处于劣势,但英军利用夜间低空突袭战术,对德军占领区的加油站、弹药库发动袭击。在伍尔维奇,一架英军蚊式轰炸机低空掠过德军临时机场,投下的炸弹引爆储油罐,冲天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德国防空部队紧急调派88毫米高射炮加强防御,双方在伦敦上空展开激烈空战。
四、补给危机:漫长战线的致命弱点
随着战线深入伦敦,德军的补给线面临巨大压力。英国皇家空军加大对运输车队的空袭力度,仅9月7日当天,就有12辆满载燃油的卡车在伦敦郊外被炸毁。德军后勤部队不得不启用积分兑换的夜间运输模式,利用月光与红外设备在隐蔽路线行驶,并加强防空火力掩护。
为缓解补给压力,德军尝试就地取材。占领区的加油站、仓库被强制征用,甚至拆除民用建筑获取建材。但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前线部队的弹药、燃油供应开始出现短缺,部分坦克因缺乏燃料被迫放弃。
五、积分消耗与战局僵持
当日作战消耗积分90万点:
- 装甲部队作战损耗与补给:35万积分
- 空军轰炸与防空作战:30万积分
- 巷战物资与装备补充:20万积分
- 后勤运输与防护:5万积分
截至9月7日晚,战局陷入僵持:
- 德军控制伦敦东区与南岸,推进至距白金汉宫8公里处
- 英军在西区、北区重新组织防线,依托海德公园、摄政公园构建阵地
- 德军伤亡1.2万人,损失坦克180辆;英军伤亡2.1万人,丢失大量重装备
- 美国援军先头部队已在朴茨茅斯登陆,正向伦敦方向急进
夜幕下的伦敦,枪炮声依旧此起彼伏。德军虽占据上风,但面对英军的顽强抵抗与即将到来的援军,能否一举拿下伦敦,成为这场战争的关键转折点。而每一发炮弹的发射、每一辆坦克的推进,都在消耗着德国宝贵的积分资源,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正走向最惊心动魄的时刻。第二十八章 雷霆再击:双线并进的战略豪赌
第五节 导弹威慑与钢铁狂潮:孤注一掷的终极攻势
1946年9月8日,德国总积分结余4571.54万点。面对在朴茨茅斯登陆并快速北上的美军先头部队,以及伦敦城内负隅顽抗的英军,汉斯在指挥部中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启动v-3导弹攻击,再兑换3000万积分部队,彻底终结英伦战场!"红色警报声响彻德国全境,一场改写战争规则的军事行动轰然展开。
一、死亡天降:v-3导弹的恐怖突袭
凌晨4时,位于法国北部的秘密导弹基地,12座v-3重型导弹发射架缓缓升起。这种经过积分系统改良的地对地导弹,采用液体燃料推进,射程可达400公里,战斗部搭载1.5吨高爆弹药。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尖锐的呼啸声划破夜空,导弹拖着尾焰直扑朴茨茅斯港。
美军刚建立的滩头阵地陷入混乱。第一枚导弹精准命中临时搭建的弹药库,剧烈的爆炸掀起数十米高的火柱,冲击波将周边三艘登陆艇掀翻。后续导弹如雨点般落下,港口设施、运输车辆、临时医院接连被摧毁。美军士兵惊恐地发现,这种从天而降的武器根本无法拦截,防空火力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德军还向伦敦发射v-2导弹,重点攻击英军指挥部与防空阵地。伦敦市政厅在导弹袭击中被炸塌,周边街区瞬间化为废墟。英国首相被迫再次转移指挥地点,整个城市笼罩在末日般的恐惧之中。
二、积分狂潮:三千万打造的终极兵团
3000万积分如流水般消耗,德国军工体系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20个全新整编师迅速成型,其中包括8个装甲师、10个机械化步兵师和2个空降师。这些部队装备着最新型号的"黑豹4"坦克、改良版的mg42/59通用机枪,以及大量突击炮和自行火炮。
为保障新部队快速投入战场,德国铁路系统进行军事化改造。特制的装甲列车日夜穿梭,每列可运载一个装甲营的装备与人员。同时,积分兑换的巨型运输机ju-390投入使用,2个空降师被分批运往伦敦外围,准备实施战略包抄。
新组建的部队还配备了特殊编制:每个装甲师增编一个装备"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的独立营,其128毫米主炮足以摧毁任何盟军装甲车辆;机械化步兵师则加强了火焰喷射器与火箭筒班组,专为巷战而生。
三、战场绞杀:新兵团的雷霆攻势
9月8日正午,新投入的第55装甲师与第77机械化步兵师组成"决死集群",从伦敦东南方向发起总攻。"黑豹4"坦克的长身管火炮率先开火,射程与精度远超盟军同类装备。在泰晤士河南岸,美军刚部署的m4谢尔曼坦克群在1800米外就被接连击毁,车体残骸燃起熊熊大火。
空降部队在伦敦西郊实施伞降,目标直指希思罗机场与英军后勤枢纽。德军伞兵装备折叠式mg42机枪,落地后迅速集结,向机场控制塔发起突袭。英军守备部队虽进行顽强抵抗,但在德军密集的自动火力下逐渐不支。当第一辆"猎虎"坦克歼击车出现在机场跑道时,英军防线彻底崩溃。
伦敦城内的巷战愈发惨烈。新投入的火焰喷射器部队发挥巨大威力,将藏身地下室与建筑内的英军据点逐一拔除。在牛津广场,德军装甲部队与英军展开近距离对射,街道上弹壳堆积如山,建筑墙面布满弹孔。
四、战略威慑与资源消耗
此次军事行动引发连锁反应:美军暂缓北上步伐,紧急调配防空力量;英军士气遭受重创,部分防线出现动摇迹象。但德国也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单日作战及部队兑换共消耗积分3090万点:
- v-3v-2导弹生产与发射:200万积分
- 3000万积分新部队组建:3000万积分
- 作战物资与弹药补充:90万积分
截至9月8日晚,战场态势发生剧变:
- 德军占领伦敦65%区域,将英军压缩至西北城区
- 美军在朴茨茅斯的滩头阵地遭受重创,伤亡达3000人
- 德军新兵团推进迅猛,但后勤补给压力达到极限
- 德国总积分结余降至1481.54万点,战略资源储备告急
夜幕下的伦敦,导弹的尾焰与城市的火光交相辉映。德国以近乎疯狂的方式投入力量,试图在最短时间内结束英伦战事。然而,随着积分快速消耗与美军的逐步反击,这场豪赌的最终结局,变得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