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稻花香(第2页)

第二天,别的组的商量成果也出了炉。

毫无疑问,大伙几乎都选择了当粮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答案,毕竟比起下地埋头苦干,对于众人而言,当粮商显然是更好的选择,这并非是吃不了苦捏轻怕重的表现,因为实际上当粮食周转商可一点都不比下地干活轻松,(当然,在场的有小部分人可能是这么觉得的),而是一种合理化的资源分配,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合理选择路径。

大伙都年轻,且善口才,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且与外界的接触更为密切,当粮商无疑是更优的选择,至于为什么是几乎,则是因为……和光沉影组就是那唯一的例外了。

唯一一个选择了“或”的组。

至于这个或是什么,便先容许他们卖个关子了,至少在早会上,大伙都将这个“或”理解成了“和”,也就是既要又要。

第三天,各组便都按照自己的选择,开展起了对应的工作,唯独和光沉影组没啥动静,即没看见他们像往常一样刷存在感,又没看见他们有任何下地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休赛的这段时间里,晓大厨组缺的那个人也已经补齐了,但怎么形容这个人呢……一句话总结,便是收下当狗。

秦渔歌被晓大厨那一阵puA下来,早就已经彻底摆烂了,爱咋咋地吧,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至于这个新来的,一整个就是唯命是从,好似就是节目组为晓大厨这个人量身定制的挂件,而且还是个炫彩马屁精,就差把黑的吹成白的,把坏的吹成好的了。

至于晓大厨本人,依旧还是老样子,你要是给他点颜色,他都敢吹自己会开收割机了,如今再加个彩虹屁一吹,那简直敢吧自己吹成农业方面的专家了,到了做生意的时候,又成了范蠡附体。

可实际上,收粮的过程却并不如他们所预想的那样顺利,先不说别的方面,就从客户评价端出发,和之前晓大厨参加的那档综艺的效果一模一样:

晓大厨和另外一个搭档在早餐店兼职,明明进店之后,原本的老板走之前,人家还热心的准备给晓大厨介绍一下店里的设备都是如何运作、如何使用的,结果被晓大厨一句“我都会”,热脸贴了冷屁股,被怼得无言以对。

人家店老板说这句话,完全不是因为关心你晓大厨,纯粹是因为担心, 怕你这短短一天就砸了他的招牌。

可实际上呢?晓大厨真的会用么?答案显而易见:

油条明明是双根的,愣是被他炸成了单根,手忙脚乱一通操作,最后还是炸糊了,又把烂摊子甩给了搭档,自己跑过去结账去了,人家要牛奶,他说没有,给成了豆浆,还骗人家这是现磨的,要不是说不要钱,顾客早就骂娘了。

放在这件事情里,也依旧是这个道理。节目组相对还是没那么不当人的,不然四个组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工作了,那样一点节目效果都没有,因此节目组事先早就找到了当地的几个粮商,与其说是让他们自己当粮商,倒不如说是在人家手底下当学徒,顺便做点事情。

结果呢?晓大厨刚上来第一天,就一副大丈夫不能屈居于人下的态度,遇事先使唤别人,自己出工不出力,出力磨洋工,没到一户农户家里都是先找厕所,最忙最累的时候就进去拉一泡屎,等一出来,事情早都已经弄好了,价格已经商量好,粮食都已经装上了车。

如果就这样也就罢了,大家就当没他吧,可关键是,他出来之后还要吐槽价格没商量好,给高了、给低了,反正总能来上一嘴,搞得商户不满意,农户也不满意,还总要抱怨,自己累着啦,身上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