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今管仲
长安君府邸,灯火辉煌。
那名引路的内侍在前,步履无声,将李斯引入一座雅致却戒备森严的厅堂。
堂内只设了两席,一案一几,陈设着温好的酒与几样精致的菜肴。
公子成蟜一袭玄色锦袍,头戴玉冠,早已端坐等候。他虽年轻,但眉宇间因国尉之位与夏太后之丧,已染上几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郁。
“李军正,请坐。”成蟜抬手示意,声音清朗。
“君上相召,斯不敢不至。”李斯坦然入座,目光平静地与他对视,没有丝毫局促。
酒过一巡,菜过三味,成蟜终于放下了酒爵,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斯,开门见山:
“军正之才,天下共睹。昔日同使韩国,若非军正运筹帷幄,成蟜断无今日之功。”
他先是恭维,随即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
“然则,我观军正,如昔日之管仲。管子之才,可安邦定国,辅佐君王成就霸业。
昔日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终成霸业。如今相邦虽权倾朝野,然终究非嬴氏宗亲,乃外臣耳。军正如此麒麟之才,栖于吕氏门下,岂非明珠暗投?”
成蟜见李斯不为所动,眼神愈发炽热,他猛地从席上站起,向前两步,几乎逼近到李斯面前,深深一揖及地,姿态恭敬。
“李先生!”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连称呼都从“军正”变成了饱含敬意的“先生”,
“只要先生肯助我,待我执掌朝堂,我愿效仿昔日齐桓公,尊先生为......”
他一字一顿,声如洪钟:
“仲父!”
“自此,大王之下,仲父为尊!朝堂之上,你我共治!仲父之言,便是我成蟜之意!此诺,苍天可鉴,宗庙可证!”
仲父!
这两个字仿佛拥有千钧之力,让整个厅堂的空气都凝固了。
李斯端坐不动,连呼吸都未曾改变,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国尉,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咸阳这潭死水之下,那股足以颠覆一切的汹涌暗流。
厅堂内的空气瞬间变得无比锋利。
李斯轻笑一声,端起酒爵,浅酌一口。他抬起眼,那双深邃的眸子仿佛能洞穿人心:“君上过誉了。斯,非管仲;相邦,亦非公子纠。”
成蟜一怔。
李斯放下酒爵,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金石落地:
“君上所言,乃是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之争,是齐国内部君位之争。
然今日之大秦,君上乃大王之弟,血脉同源;相邦乃国之柱石,辅政重臣。
君臣和睦,上下一心,方是我大秦扫平六合,一匡天下之基石。此非齐国内乱可比。”
他巧妙地将成蟜的“招揽”定性为“内乱”的引子,瞬间夺回了话语的主动权。成蟜的脸色微微一变。
李斯继续道,语气不疾不徐,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斯,不过一上蔡布衣,蒙大王与相邦不弃,方有今日。
斯之所学,所谋,所行,皆为一事,为大秦披荆斩棘,为大王开疆拓土。只要能助我大秦一统,斯,便是那最锋利的刀刃。
至于这柄刀刃握在谁的手中,是相邦,还是……”他顿了顿,目光直视成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