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夜 作品

第345章 新技术,带刘岚去偷学(第2页)

刘岚眼睛瞪圆:“我说你个傻柱就没安个好心吧。是我婆婆就好这口儿,可家里哪有那么多粮票去外头吃。我这不是想到你是咱四九城有名的‘厨痴’,就想找你想想办法,我想学学这个正宗的炒肝做法~”

何雨柱摸着下吧:

“这个还真是。现在谁都缺口吃的。这炒肝里都是猪下水,运气好了多跑几次肉摊就能买到。虽然清洗和炮制费劲了点,但在这年月,食堂里能搞点不要钱的调料,再搞点不要肉票的荤腥,也算很不错了。”

刘岚闻言欣喜,但何雨柱突然画风一转:“不过这天兴居的我不太认识。而且吧,据我了解,现在天兴居公方经理可是很不好说话的人。在前门楼子那一带的饭店,最先挂出‘不得无辜殴打顾客’的就是他们家。在咱们厨师圈,都快成笑话了~”

刘岚脸色立即难看起来,何雨柱嘿嘿笑道:“天兴居这条路可能不好走,但你听过会仙居没有?”

刘岚身为老四九城人,当然知道。于是兴奋的问:“柱子,你认识会仙居的老师傅?”。

何雨柱一阵得意:“那可不。这会仙居和天兴居在56年公私合营时,虽然因为择了天兴居的地儿,才给定了天兴居的名儿。但单论炒肝的制法,还是以会仙居的手艺为底子。我一个师兄家旁边,就住一个会仙居的老伙计,托他应该是能搭上线。”

见刘岚喜出望外,何雨柱提前打击道:

“刘岚,有一点,我得提前和你说清楚。你喜好的这些小吃、糕点、馒头面食,在我们行当里都是最容易弄成字号,弄成家族传承的。属于小本买卖人的最爱。

就比如炒肝,一大家子人可能就因为这一道小吃,就能开一家店,一个铺子就能传几代人。

小吃这些玩意,人家也从来不讲究正宗的师承,手艺人家一般也只传嫡亲血脉。

咱为了学着玩意,即便大把本钱投进去,也只是在旁边偷学偷看,人家可不会给咱师徒名分。甚至交了拜师的钱了,人家也不是不拦着让咱自己看、自个猜。咱开口问,人家师傅都不会答。

这炒肝的调料,搞不好也是搅和好了成一碗给咱,咱怎么分析出原来数量和 比例,都得靠自己琢磨。

这也是我不怎么学小吃的原因。都是家传手艺,一般就这么一两首绝活儿。等闲交情,当师傅的是多数不肯教的,如果要学,就要靠自己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勾兑调剂。太折磨人了。”

刘岚却是眼睛越来越亮,毫不犹豫的表示自己就好这一口,调比例调口味,复原老字号,超越老字号,她刘岚就喜欢这个调调。

何雨柱估算了一下,按行情,观摩人家炒肝师傅亲手演练2次,保守需要50元。

何雨柱劝刘岚,干脆这钱也别在拜师上花了。反正都是观摩学习,不如去门店里偷师。50块钱,足够吃2个月炒肝了。以刘岚的聪明劲儿,2个月怎么也吃出来了。

两人又调笑了半天,最后约定先不拜师了。让何雨柱请刘岚连续吃七天炒肝,看能否两个臭皮匠,复原一个诸葛亮的炒肝。

何雨柱也觉得颇为有趣,便答应下来。不过刘岚要是无法复原,要赔一半的钱给何雨柱。

对于何雨柱来说,这点钱款票据,也确实只是一堆数字,对于挑战更高厨艺,带着任务倒逼自己去“偷师”,也属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