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能下河(第2页)

木耳又大又水灵,看着新鲜的很。

江若当晚上就洗了木耳,炖了鸡子。

家里面现在有菜了,炖的肉里面看着足了,一锅鸡子满满当当的。

他还蒸了一锅馒头。

也正好,赵尧晚上把裴夏和裴秋带回家里来吃饭。

江若又煮了一锅菌子汤,怕吃馒头噎着。

裴夏和裴秋对他做的饭夸的赞不绝口。

也是吃饭时,赵砚偶然一问,“你为何大老远的来村里跟着韩夫子拜师?”

“韩夫子学问深厚,之前在县里时也是有名的大儒,能跟着夫子求学问道,是我等之幸!”

赵砚倒是不知道韩夫子的德高望重。

不过,他知道也是韩夫子回村后,他们村才有了学堂。

隔壁几个村的人也开始送家里的孩子上学堂认字。

而村里面的人都尊重识大字的,对韩夫子也多是尊重敬仰。

“那可要好好跟着韩夫子学,争取考个秀才回来。”

赵尧一听,笑了一下,“大哥,裴夏已经是秀才了。”

他一说,赵家人都意外的看向裴夏。

“秀才,他才多大?”

“裴夏今年十四岁,他十三岁第一次下场,就中了秀才!”

“这可不得了!”赵砚说,再看裴夏,目光都变了。

“裴夏来村里,就是为了跟着韩夫子,准备两年后的乡试。”

赵砚只知道考秀才。

能考上秀才,就足够光宗耀祖了。

不知道啥是乡试。

不过一听,就比秀才还大,便拍着他的肩膀勉励他,“好小子,一定好好考。”

裴夏点点头,“会的。”

吃完饭,赵尧带着裴夏他们兄弟俩个出去了,说是要去河里抓蟹。

秋哥儿一听就兴奋了。

他们走后,江若把灶屋收拾了收拾,想起来,“宋禾问你有没有认识石桥镇上的媒婆。”

“我咋可能认识媒婆,这得问问小叔。”

“那你记得问,我瞧着宋禾为这事挺上心的。”

“行,我一会儿上他家问问他。”赵砚说。

“不然咱也去抓螃蟹吧。”江若提议。

“回来到宋禾家了,去问问他。”

“行。”

孙海一听要去抓螃蟹,在院子里面找了一个木桶。

赵岐看着他的动作,转身从厅里退出来,走过去,把他手里面的水桶拎到自己手上。

把水桶给他后,孙海扭头回屋,找了胰子还有擦身子的布,还拿了一身干净衣裳。

江若看到了,问他,“你带衣服干啥?”

“洗澡。”

“洗澡?”

“晚上水河里的水不凉,能洗,洗的也可舒服了。”

孙海以前就常在夏天大晚上去河里洗澡。

他很早就想去。

就是赵岐每天晚上都进屋进的早,也不让他往外跑。

“不会有人吗?”

“黑灯瞎火的,能看见啥?”孙海反问他。

江若想了想,也确实是……

不过,他一说要去洗澡,赵岐也转身回屋拿了一身干净的衣裳。

赵砚想了想,觉得自己不如也在河里洗了。

也回屋拿衣服。

江若也要洗,赵砚回头跟他说,“你不能下河。”

河里的水,他们洗着成,对害着身的人不成。

到河滩边上。

赵岐直接带着他们去洗澡的水潭。

打算洗完澡,再捡着螃蟹回去。

到了地方,孙海惊讶的问赵岐,“你咋知道我说的是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