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寒冬里的暖途(第2页)
王双喜瞧着他衣衫褴褛、落魄潦倒的模样,心里一阵酸涩,就是生气又是怜悯。想当年,张长江也是村里风光的村主任,如今竟落魄到靠捡破烂糊口。王双喜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与质问:‘’张长江,我不是给你路费了吗?怎么没回山东?‘’
张长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无奈与自责之色溢于言表,重重叹了口气说:‘’双喜哥,我们从你家出来,背着海涛的骨灰,本想着去镇上坐车,到市里买火车票回山东老家。可到了市里一下车,才发现钱全丢了,户口本和身份证也没了踪影。我们俩没办法,只好先走出市区,把海涛给入土为安了。‘’说着,他抬手指向一处高岗,那有个被白雪覆盖的小土包。‘’为了活下去,我俩只能靠捡破烂维持生计了。‘’
刘玉芝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跟着走出桥洞。浑浊的眼里翻涌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还有对这沉重现实的深深无奈。
王双喜叹了口气,又从兜里摸出一千块钱,塞进张长江手里:‘’快回山东老家吧。‘’
张长江捏着钱,转头看了眼身旁的妻子,摇了摇头:‘’不回去了,我俩就在这,活一天算一天。有时候闷了,还能去跟海涛说说话。‘’
刘玉芝也跟着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双喜哥,就算我们回了老家,瞅瞅我俩这身子骨,又能干得了啥呢?‘’
一旁的王秀梅看着这对愁眉不展的老两口,心里不是滋味,轻声提议道:‘’张叔,张婶,那果园正好缺个打更的,你俩要是不嫌弃,就去我那住下吧,好歹有个安稳的地方。‘’
王双喜猛地瞪向女儿秀梅,脸色说变就变,方才那点同情怜悯瞬间荡然无存。他开口时,语气像裹着呼啸的寒风,带着冰碴子似的冷硬:‘’张长江,刘玉芝,你俩可听仔细了——我梅之所以让你们去果园打更,是盼着你们晚年能有个安稳落脚处,不能再靠捡破烂过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
话音顿了顿,他话锋陡然一转,眼神里添了厉色:‘’但你们记着,到过园里就得守规矩,该干的活一点不能含糊,要是敢动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哼,我王双喜第一个不答应!‘’
张长江和刘玉芝夫妻俩对视一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愕然。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王双喜父女竟能不计前嫌,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伸出援手——不仅给了他们一个能遮风挡雨的温暖去处,让这颠沛流离的捡破烂日子,终于能画上句号。更能让他们日日见到那个朝思暮想的小孙女。
纵然不能相认,可每天远远看上一眼,对他俩而言已是天大的满足。就算真能认亲,老两口如今的光景,又能给孩子什么?倒不如这样远远看着,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大成人,心里反倒更踏实些。
想到这儿,张长江夫妻俩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浑浊的泪水混着脸上的尘土滚落,哽咽着道:‘’双喜哥,秀梅……多谢你们肯收留。我们老两口不敢奢求别的,只要能赏口饭吃,就感激不尽了。‘’
王秀梅见状赶紧上前,一把扶起刘玉芝,眼眶也有些发热,‘’张婶,您这是做什么?就算看在以前老邻居的份上,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流落街头啊。‘’
刘玉芝紧紧攥住王秀梅的手,声音发颤:‘’秀梅……以前都是我们老两口糊涂,也不知道海涛那孩子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现在你们肯拉我们一把,就算让我们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
王秀梅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张婶,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咱们从现在起,好好过日子。‘’
一旁的王双喜却没动,既没有去扶张长江,也没有说些安慰话,他就是要借这个当口给老两口一个下马威,让他们记得规矩,往后在果园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张长江爬到王双喜面前,这样那一4块钱又往王双喜手里塞,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满是感激涕零:‘’双喜哥,你们对我们夫妻俩这样好,我们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万万做不出恩将仇报的事啊!‘’
他仰着头,眼眶通红:‘’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落脚,能讨口热饭吃,我俩就已经烧高香了,真的知足了。‘’说到这儿,把声音发颤,带着难以言说的惶恐,‘’只是……是我心里发怵,那些城里人看我们的眼神,像刀子似的,刮的人浑身不自在,我只是真怕……‘’
王双喜见他这样,脸上的笑意又深了几分,伸宁把他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胳膊:‘’兄弟,这钱你就收着。明天跟弟妹去镇上,添两件厚实的冬衣,天眼看着就要冷透了。‘’
王秀梅连忙招呼:‘’张叔,张婶,快上车吧,趁着雪还没下大,咱们赶紧往回赶走。‘’
张长江和刘玉芝望着桥洞那些没卖完的瓶瓶罐罐,脸上满是不舍,脚像钉在原地似的没动。
‘’你俩还磨蹭啥?‘’王双喜在一旁催道,‘’到了果园只管好好干,管吃管住不说,还有工资拿呢!‘’
张长江一听这话,脸上的犹豫瞬间散去,立刻露出了开心的笑,连忙拉着老伴的手上了车。
王秀梅发动车子,车轮碾过薄雪,朝着家的方向驶去。
到了果园,王秀梅把张长江老两口安置在离自己住处不远的两间小屋里。
张长江夫妻俩打量着这收拾的干净温馨的屋子,心里对王秀梅满是感激与敬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王秀梅不仅给了他们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归宿,更让他们坐在屋里,就能望见日思夜想的孩子——原来窗外不远处,正是孩子们常来玩耍的地方。
可王秀梅自己也没料到,此刻这无心的善举,日后竟成了救命的契机——正是这对老两口,在危难时刻救了她一命。